个案观察案例的反思与分析.doc

个案观察案例的反思与分析.doc

ID:53291443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个案观察案例的反思与分析.doc_第1页
个案观察案例的反思与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个案观察案例的反思与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娃娃家”个案观察案例的反思与分析活动时间:2015年5月8日活动地点:小一班娃娃家观察对象:李思漪(女)观察目的:观察李思漪小朋友在娃娃家游戏的情况。观察背景: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的契机。而角色游戏的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毫无拘束的模仿大人的一些行为,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语言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很好地发展,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李思漪很喜欢去娃娃家玩,以前去都是主动抱娃娃、喂娃娃吃饭或喝水,有时和同伴一起抢着做饭。活动实录:区域活动开始了,李思漪选择了

2、娃娃家,戴上“妈妈”的区标,进入娃娃家。她问选择了娃娃家的小朋友:“你们谁想当新娘子?”旁边的焦灵迪回答:“我”o她把焦灵迪叫到“娃娃家的卧室”梳妆台前,拿上梳子,给焦灵迪梳起了头发,她很快用皮筋将头发扎了两圈,辫子扎好了。接下来,她拿了一条红色的纱巾系在焦灵迪的辫子上,系完后,她又拿了一条黄红相间的纱巾戴在焦灵迪的脖子上,让焦灵迪站到了客厅,她请李辰希给“新娘子”照相。接着,李思漪给一个娃娃包上浴巾给了瑶瑶,说“你来照顾她吧。”她拿了一个浴花,让焦灵迪戴在手上,焦灵迪带不上去,李思漪帮她戴上了浴花。她又把焦灵迪叫到卧室坐在地上,重新解开

3、头发,又在装扮焦灵迪……O分析与反思:1•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和反思。小班的幼儿好模仿,玩娃娃家喜欢扮演妈妈、爸爸,刚开始一般是模仿抱娃娃、喂娃娃、给娃娃穿衣服、梳头、做饭之类的游戏,很少能有创新。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第二学期,小班幼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不断丰富起来。2.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和反思。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李思漪小朋友比较强势,在游戏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游戏中能把一些生活经验迁移过来,今天玩娃娃家的“新娘子”,就反映了她将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新娘子”,再现在游戏中,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充

4、满了丰富的想象,如自由想象、操作梳头发、系纱巾、戴浴花装扮“新娘子”,还让其他小朋友帮忙照相,同时还在扮演“妈妈”的角色,将娃娃包好,让其他小朋友照顾。案例中看到李思漪对“新娘子”的装扮尤其兴趣较大,如“她又把焦灵迪叫到卧室,坐在地上,重新解开头发……”反复装扮新娘子,说明了她又有新的想法。3.结合教育学理论、《指南》进行分析和反思。李思漪在娃娃家玩“新娘子”的游戏,让我想到:陶行知和杜威两位教育家先后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幼儿的很多经验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幼儿的游戏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就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幼儿

5、的游戏就是学习。《指南》中指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本案例中,幼儿将娃娃家成为装扮“新娘子”,教师尊重幼儿,没有干涉幼儿的游戏,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我意识增强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从中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并能在游戏与交往中得到进步与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