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doc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doc

ID:53293161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教学反思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涉及的内容主要色括化学反应过程111的焙变、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生产屮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反应条件的控制、弱酸弱碱的转化、pH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的共存、难溶物之间的转化等问题。试题常以选择、填空、读图、作图、计算等形式出现。高考--般以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物质为背景材料出组合题,各小题之间有一定独立性。结合典型练习、归纳总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的常考题型题型一: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关综合题题型二:

2、利用平衡原理的图表分析与作图综合题题型三:化学反应焙变、电化学基础与化学平衡常数综合题题型四:电解质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综合题在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总结解题策略及各个考点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题屮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均产生影响,且影响趋势和同,但影响值不同。升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大,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小;反Z,降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小,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大。(2)计算反应速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体积、浓度单位的换算。2.化学反应焙变题屮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理解正负号的意义及焙变与能量变化的关系。AH为

3、负值,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热;△H为正值,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2)在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屮,值不等于电能值,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还有热能转化。(1)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多步反应的AH时,要注意反应分子式前而的系数与△H的对应关系,运用数学加减法和移项原理进行加减,在总反应式屮没有的物质要用消元法除去,出现的物质要按照总反应式屮的分子数保留。1.化学平衡常数题屮应注意的问题(1)固体物质、纯液体、水溶液屮进行的反应,H2O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屮;气体反应、有机反应,H2O的浓度要列入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

4、中。(2)平衡常数(/0式屮的浓度是平衡状态吋的物质的量浓度,而浓度商(Q)式屮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物质的量浓度。2.原电池与电解池题屮应注意的问题(1)原电池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常出现电极材料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常出现质量不变或增重、有气体产生等现彖。电解池屮与电源负极连接的阴极材料不反应,与电源正极连接的阳极(除惰性电极外)材料发生氧化反应,可能出现电极溶解、质量减轻等现象。⑵Fe在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屮发生氧化反应吋失去2个电子生成Fe"。(3)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是原电池反应,充电反应是电解池反应。放电过程小

5、原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过程小电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3.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应题屮注意的问题(1)书写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方程式时要用可逆号连接。(2)分析离子的存在形式吋要考虑弱酸弱碱的电离和离子能否发生水解。(3)分析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酸碱盐对水电离的影响。(4)利用溶度积常数分析沉淀是否能完成转化时,要考虑溶解平衡式屮阴阳离子系数与溶度积常数关系,溶度积大的其溶解度不一定大。4.分析图表与作图吋应注意的问题⑴仔细分析和准确画出曲线的最高点、最低点、拐点和平衡点。(2)找准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对应数据。(3)

6、描绘曲线吋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1)分析表格数据时,找出数据大小的变化规律。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化学反应能量或速率或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化学反应原理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吋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

7、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屮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吋复习吋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吋也有利于提高H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吋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吋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