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辨的发展简史.doc

超分辨的发展简史.doc

ID:53302185

大小:8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超分辨的发展简史.doc_第1页
超分辨的发展简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超分辨的发展简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光学超分辨的发展历史1873年,德国科学家阿贝(Abbe)⑶根据衍射理论,首次推导出远场衍射分辨极限并且提出了空间频谱的概率。在某一个无像差的理想的光学成像系统屮,由衍射现彖产生的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Function,PSF)⑷所决定的横向与轴向分辨率,称为“衍射受限”分辨率,它似乎是给定了成像系统分辨率一个“衍射极限”。1952年,ToraldodiFrancia151首次将有限视场超分辨的概念引入光学"〕并且借助于超接收天线设计原理指出,在相干光学系统的出射或入射光瞳中增加一•个光瞳滤波器,在理论

2、上可以把艾里斑床缩到任意小,从血提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1960年,激光这种特殊的光源在其岀现以后,以其亮度高、单色性与相干性好的特点大大推动了光学的发展。以激光作为照明光源的成像系统应运而生,实现光学超分辨成为这些成像系统的一个重要需求,H前己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图象融合技术,就是根据需要把相关性和互补性很强的多幅图彖上的有用信息综合在一•起,以此来观察或者是进行进一步处理,来弥补单源观测图象所承载信息的局限性,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现代高新技术。1994年AndrewJ.

3、Patti等人给岀基于凸集投影方法进行若干低分辨率图像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研究⑺。1998年由J.Tominaga等提出的Super—RENS技术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集超分辨光盘技术和近场光存储技术于一身的新技术。2006年,庄小威,利用单分子发射源成像在《naturemethod》发表了随机光重建显微镜(stochasticopticalreconstructionmicroscopy,STORM),并使用它以20纳米的分辨率观测DNA和DNA蛋白质复合体。2008年,Zhuang的小组展示了3DSTORM成

4、像,这要比三维空间衍射极限空间分辨率高十倍,并且他用此方法显示了微管和其他分子结构的成像,后来扩展此方法为整个细胞的多色3D成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