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有点孤僻.doc

孩子性格有点孤僻.doc

ID:53401798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上传者:U-2441
孩子性格有点孤僻.doc_第1页
孩子性格有点孤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孩子性格有点孤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孩子性格有点孤僻,在幼儿园不合群,是什么原因?生活中,常常发现有一些幼儿不愿与小伙伴一起玩的现象,即“不合群”。这部分幼儿有个共性——缺乏交往能力。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了对这些孩子比较有效的“良方”,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对症下药。一、冷处理治疗这种教育方法对于那些孤傲的孩子特别有效。这些幼儿本来心里很想玩,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不愿跟别人玩的样子。王雨凝是一个活泼可爱又很聪明的小姑娘,但总觉得自己了不起。今天说:“我不愿和小朋友玩,没意思!”明天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游戏都玩不好。不跟你玩了。”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和小朋友玩起了接火车的游戏,故意把王雨凝“冷”在一边,游戏中我夸张地渲染快乐的气氛,感染和吸引王雨凝的注意。开始时她只是在不断地偷看我们做游戏,后来被我们吸引得目不转睛,并不时地发出笑声,我一看时机成熟,就让一个小朋友过去邀请她一起加入游戏,王雨凝很高兴地答应了,而且玩得非常开心,尝到了集体游戏的快乐,打那以后,王雨凝就学会了寻找游戏伙伴,现在还能组织小伙伴们一块游戏了。二、优点治疗法每个孩子都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优点,对于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不合群幼儿,用这种方法较为合适,得到老师的表扬,给其他小朋友做榜样,这样的事情是幼儿最开心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就可以用其长补其短。我班有一个叫玲玲的小姑娘,整天挑剔这个小朋友没礼貌,嫌那个小朋友不懂事,又常说我不愿和某某小朋友一块玩等,每当别的幼儿都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总发现她一个人坐在小花坛上发呆!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发现玲玲的乐感很强,做舞蹈动作也很到位,我就对全班幼儿说:“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做的动作特别美,她可以到前面来给小朋友当老师了”“谁?”小朋友都急于想知道。当我把玲玲叫到前台时,大家都惊奇地问:“是玲玲么?”我肯定地说:“是的!玲玲的动作很优美,而且她愿意帮助大家学会动作,对吗,玲玲?”玲玲又高兴又意外地点点头,音乐又响起了,她带着小朋友做起了动作,并学老师的语气说:“把手打开会更好看!”还别说,小朋友们学得还挺认真,比跟老师学都起劲。活动结束后,我说:“玲玲,你现在是小朋友的小老师了,不管是谁来找你学跳舞或做游戏,你都不应该拒绝,对吗?”玲玲高兴说:“是的。”找对了教育方法,再特殊的幼儿也会转变的,玲玲再也不说某某小朋友不好了"经常看到她跟曾经嫌弃过的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呢三、体验疗法这种方法适合那些胆小、怯懦的孩子。这些孩子心理脆弱,经不起别人的冷淡,害怕自己做错事情受到批评,别人给他一点点刺激他就会觉得受不了,所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就放不开,有时索性不参与活动。我们班的于艺小朋友说话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出什么差错。我先让他知道,即便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和小朋友也不会怪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做错事的。当做错了事情时就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然后改正,害怕是不应该的。接受了这样的思想,于艺开始试着大胆起来。我经常给他提供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产生交往的愿望,一次,我发现于艺在沙堆旁玩种菜的游戏(就是把一些修剪下来的冬青枝插在小沙堆上)我建议他邀请其他幼儿到游戏中来,这样种的“菜”才会又多又快,一会儿,几个小朋友来了,有的帮他运“菜”,有的一起挖沙,小伙伴们玩得可高兴了,还夸奖于艺发明的游戏好玩,于艺体验到了与小伙伴合作的快乐,此后,在别的幼儿玩游戏时,我也会暗示他们邀请于艺参加,使于艺感受到自己被小伙伴们欢迎和重视。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小伙伴的配合,于艺改掉了不合群的毛病,变得比以前开朗多了。四、关爱疗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那些适应能力差的幼儿。一般是感情转移慢。又不会主动和别人亲近的幼儿,他们一旦对谁产生了好印象,就会非常看重,属于重感情类幼儿。这类幼儿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班的宋海伦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一直哭闹,不愿和任何人说话,经过多次和家长交谈,才知道海伦这个孩子特别重感情,不容易和别人接触,希望老师像妈妈一样只喜欢他一个人。知道了这一线索,我就对他进行“关爱疗法”每时每刻都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心,如:提醒他多喝水,帮助他整理衣服,午睡时拍他入睡,户外活动拉着他的手等。慢慢地,海伦入园时的坏情绪不见了,脸上常常挂着笑容。这时,我再对他说:“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老师的好宝宝,老师都象喜欢你一样喜欢他们,不能只喜欢你一个人。如果那样的话,其他小朋友也会像你以前那样不高的。”他听了用力地点点头说:“因为妈妈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许多孩子。”我惊喜地笑了。原来海伦是这么懂事的呀,他的不合群的毛病也随之逐渐消失了。五、家园配合治疗不合群是一种交往能力缺乏的表现,如果不注意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就会有缺陷。家园配合可以提高教育效果。首先教师要使家长意识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性,让家长们积极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条件和气氛。如,经常让孩子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到家里玩)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小伙伴们玩等。让他学会分小伙伴们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习惯和兴趣。幼儿不合群的原因各种各样,只要找到其主要根源,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引导方法,加之家园密切配合,幼儿便会渐渐品尝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到伙伴们的友爱之情,主动加入到集体活动中,不合群的现象自然就会消失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