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组内公开课总结.doc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组内公开课总结.doc

ID:53416192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组内公开课总结.doc_第1页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组内公开课总结.doc_第2页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组内公开课总结.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组内公开课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内公开课总结本学期我校一如既往地开展了校、组内公开课。之后,教导处组织教师对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总结。亮点与不足。。。。。。(一)对教材把握较肤浅,教材深度、广度把握不够。有时听一节课,感到这节课平淡如水,索然无味,教师角色俨然是一个“指挥官”而不是“引导者”,究其原因:两方面:①原因:备课钻研不到位,我们现在的教学面临的是课本例题内容简单,简略,练习题难,考试更难,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成绩,并不是备课只“照本宣科”如此简单,需要我们平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高度去看教材,看前后知识联

2、系什么?本课知识点作用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及再创造,没有老师脑力劳动的创造又怎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磨灭,没有收获,教师反而一肚子怨气,心情不畅,教师要有先知先觉的本领,否则怎样能做到驾驭教材。②另一原因:缺乏学习,缺乏交流。新课程教材的出现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把我们每个人之间的教学差距拉近了,甚至有的课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说这些我所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最重要的是加强同组内间交流。也就是加强集体备课,如果不学习,不钻研,不请教,

3、不交流探讨,往往我们会走很多弯路,学生将成为我们教材的试验品,甚至可能是牺牲品。(二)教学目标虚空,重难点不突出,教学不扎实新课程改革以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质量相对于以前的教学,向后退了不止一大步,在新课程以来,我们的确有成功之处,我们大都改变了观念,由课堂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但学生的学是否是放开手学去吧!想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会哪种就用哪种?我认为这不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课堂要教师干啥,教师的作用在哪儿,学生的能力又如何得到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切不要过分追求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发现一

4、堂课表面学生热闹活跃,冷静下来思考,这节课目标虚空,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听者如腾云驾雾。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兴趣,要渲染课堂气氛,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但这些都是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心服务的,如果不管课堂中心为激发而激发,为渲染而渲染,为创设而创设,那就会渲宾夺主,本来倒置,这样的课堂就失去存在的价值,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作的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教学目

5、标,如何突破教材重难点,然后考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形式,否则,本末倒置,目标虚空,追求形式,教学就是浮在水上,及其不扎实,更谈不上成绩提高。(三)、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注重知识传授较多,教学目标只是短期目标,而长期目标就是“育人”,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能力培养也不能忽视,知识与能力应齐头并重。对学生培养应有长期的规划。建议同年级组商量制定共同培养目标,分年级、学期侧重培养学生书写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等等,我想随着时间推移,你的教学会有特色。(四)、课堂上做不到“精讲、精练

6、”教案上我们看不到练习环节的设置,课堂上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或者没有,若有时间,随意几道题做做下课,目的及针对性不强,作业中更多遗留问题在课外解决,常说“嘴动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今后在课堂上,我们还需要有精讲多练,给学生巩固运用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