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doc

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doc

ID:53440413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doc_第1页
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近年来,“教师成为研究者”日益成为教育学界的热门话题,人们几乎把“教师成为研究者”当做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词。特别是我国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空间。面临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是社会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指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加以省思、研究和改进,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也就是指教师要从非专业化的经验型教师发展成为专业的研究型教师。一、研究型教师与非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一般具有较为清醒的科研意识能

2、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和自身专业发展水平。我国有研究者在综合了国内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基础上,对研究型教师与非研究型教师进行了比较。研究型教师与非研究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比较研究型教师非研究型教师情感上1.热爱教师职业,追求自主发展、自我实现。2.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3.注重合作,信赖同事。1.主要从生存角度看待教师职业。2.责任感欠缺。3.强调各个的实践经验。认知上1.具有研究意识,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2.具有开放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科研的能力。3.能对自己

3、科研的成败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归因。1.认为中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育科研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2.教育科学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相应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意志上意志坚强,能够面对教育科研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愿意承受科研中的困难与挫折。行动上1.具有善于反思、勇于创新的行动模式。2.师生关系互动、和谐。1.主要是操作、重复、传递和模仿的行动模式。2.主要是教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二、研究型教师的主要研究特性中小学的教育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专业研究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兼顾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追求科学知识的新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而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工

4、作是教书育人,所进行的研究是直接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因此研究型教师的研究具有自身的特性。1.研究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性的措施。2.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注重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教学科研为核心。3.研究的特点:①是为自己而研究;②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③重视非正式课题;④注重合作交流;⑤注重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⑥主要成果是增长实践方面的认知和能力;⑦成果的表达重在叙述自己的实践,并从中提取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4.研究方式: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教师在

5、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研究、创新、完善自己,同时又可通过与不同教育能力和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合作、互补,有效改善个体的能力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三、做研究型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意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研究有助于改进。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其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永远不会有止境,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研究型教师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缺乏,通过对自身的反思、研究、分析出具体状况和成因,然后进行改进。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学习新理论知识的过程,从而不断充实自我、完

6、善自我。2.促使自身的教育经验向教育理论升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在于积累成功而丰富的经验,还在于把这些经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出来。研究型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对已有的教育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规律或教育理论,也即对经验进行升华。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很多教师对做研究者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例如:研究对教学无有多大作用,研究就是写论文,研究就是做课题,研究就是实验、是量化,研究就是要找到可以普遍适用的规律才是成果等等。这些误区使我们的教师认为做研究很困难,不会做研究。改变这些观点,面向实际,重在应用,加强合作

7、,做研究型教师,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