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doc

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doc

ID:5345093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doc_第2页
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二年级孩子有效审题的能力《加减混合》教学案例分析审题能力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案例】教学一年级的《加减混合》这块内容时,生怕学生难以理解图意,特地让学生先看图,并多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列算式解答

2、。孩子们都说得很不错,而且例题解答得“驾轻就熟”,我就毫不犹豫地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完成“做一做”(人教版第一册数学书P75)。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我像往常一样巡视了一番,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会频繁地出现“11-3+4”这个算式呢?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学生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出现这样的错误,问题出在哪儿呢?几位学生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课前我根本没考虑到这种情况):“地上本来有11个球,小明先抱走了3个,后来小刚又抱来了4个。现在一共有几个球?”一道简简单单的加减混合题,一幅形象的加减混合图由于

3、被学生会错了意而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在每次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老师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毛糙等“帽子”给予评价。深入分析,是不是就是粗心、毛糙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小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的第一步,是形成解题思路、做出准确解题判断的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新教材的“解决问题”类型非常多,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主要是“图画式解决问题、图文式解决问题”。案例1这道题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肯定是不困难的,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原来总数是7个”,然后是“先抱走,再抱来”,那么我想他们肯定会做的。可是恰恰就在这幅“图”中,学生迷茫了:“原来总数”到底是几个呢?究其原因是学生竟对“箭头”的存在视而不见,并未理解这是发生在一前一后的两件事,没有理解右边地上的4个球就是左边地上的4个球。如何

5、让低段的学生在识字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审题呢?这里的题包括图画题和文字题。我的体会如下:(一)学会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低年级的“解决问题”大多都是以图画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因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

6、对学生(尤其一年级学生)的看图能力要重点进行培养和训练,特别是在看图的顺序、看图的角度上加以辅导。事实上,根据一幅图中的三个数量可以编出三道不同的题目,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编出的题目会有两个不同的变式,而后者往往是逆向思维的,不同的看图顺序和看图的角度都决定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不是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而是通过提问来指导看图的过程。给学生的思维起到相应的拐杖作用。比如问:“你们看到了树上有几只小鸟?”“飞走了几只?”“你们可以提什么问题呢?”要求从低到高,并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指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变式,这

7、种能力要在今后的训练中同样要加以指导和训练(二)学会读题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看题、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看清楚、理明白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在一年级时先范读、领读。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降低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从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的习惯、并逐步过渡到默读,养成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

8、惯。由扶到放,才能使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更有动力,克服困难的更有信心。初读,读通。对题中内容情节有所感知,对表象做初步概括。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发出声音轻轻读、用手指着读能帮助他们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细读,读懂。细读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