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ID:53451082

大小:13.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2、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两个人之间?3、请简单的复述情节明确:风筝明确:“我”和弟弟明确: 写作者小时候不让弟弟放风筝,还弄坏了弟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中年时,看到外国一本讲论儿童的书后很内疚,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二、研读课文,深入研究请按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1—2:写了北京和故乡的风筝时节,引出下文。3—4:写童年往事。5—11:写中年反省。12:写“我”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心情十分悲哀沉重。三、研读第一部分

2、1、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惊异的是北京的风筝时节,悲哀的是童年的往事。2、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明确:对比的手法。四、研读第二部分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的?明确:神态描写,对比手法。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是对小兄弟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神态描写,写出了被虐杀者的麻木。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粗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自己?明确:动作和神态,表达了作者对小兄弟的同情和对自己行为的深深

3、自责。  明确:对比的手法。五、研读第三部分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认为这句话对吗?明确:不准游戏,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应该提倡新的教学模式。2、“精神的虐杀的的一幕”是哪一幕?明确:第四段,暴虐的毁坏风筝。3、作者想到了哪些补救的方法?明确:送风筝,讨宽恕。4、“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了什么?明确:作者具有剖析自我,自我反省的精神。5、作者对弟弟不记得童年的往事有什么感触?明确:因为被虐杀者的麻木,虐杀者会因此而更加的肆无忌惮。六、研读第四部分“我

4、”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记,为什么“我”的心情“只得沉重着”,只感到世界的“肃杀”和“寒威”?明确:被虐杀者不认为是被虐杀,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理行径,这种麻木是令人悲哀的,所以,只觉得“肃杀”和“寒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