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经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经

ID:5345284

大小:177.0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经_第1页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经_第2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卷(2010年)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Vol4.(2010)第17期第51—52页SecondarySchoolCurriculumCoaching·TeachingResearchNo.17P5l—P52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经周霞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应用入手,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物皿教学;创造力;培养;方法;途径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17—0051—022l世纪是竞争的

2、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帮助学生争将集中体现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培养和造就高素解决问题。然而,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也并非全知全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旨是创新人能。所以,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获取新知识、才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受多种因素制约,不但需课外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锻炼,同时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技能,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既要有扎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博学多才,并

3、具有多种智能学理念和具备创新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和管理能力.以有效指导学生在包罗万象的信息面前学技巧和方法.以及教学因素以外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会筛选。与此同时,为使教学技巧灵活而巧妙。教学手段创造力的培养。本文将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现代而优化,还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的应用人手,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从而扩大学生获取信一、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息的渠道,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力的源泉3.乐于奉献.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4、,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争做到德高为师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热爱教育事业是执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师力和创造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队伍。尤其是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提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高自身素质,做创新型的教师。位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探1.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力争掌握索,特别是对问题学生,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耐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爱护他们

5、,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俗语说“思充分的开发。陶行知曾告诫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路决定出路”。要想进行创新教育,就需要转变旧的、传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用满腔的爱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最新的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智慧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育方法,摒弃原有的“满堂灌”、“教条式说教”等传统这是教师师德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组织教学。是激发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

6、被学生创造力的动力动为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和经验时,不应让学生死记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激硬背书本上的结论或那些所谓标准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亲自进行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内容、方法,以适应学生创造力培养和理解帮助很大。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问”。这种求索的心理倾向,有力地推动学生去问、去学、2.紧盯时代步伐,勤奋学习,为自己充电.不断获取去思考、去探究。因此,教师富有启

7、发的提问,会弓I起学新的知识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他们在与社会的接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中提出新颖有趣作者简介:周霞,任教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八中学。周霞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例如: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然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受许多笔者在讲述“摩擦力”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一辆汽车因素的制约,除了教学因素以外。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停在路上.一个小孩子能推动它向前运动吗?”话音刚落,造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营造氛围。促进同学们哈哈大笑

8、。认为这不可能,于是笔者又启发大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如何能推动呢”?同学们积极思考,“能推动,只要条件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