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ID:53452935

大小:1.5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4-19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3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知识点一三教合一课堂检测达标训练巩固反馈知识点二程朱理学教材问题解答知识点三陆王心学内容索引三教合一知识点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儒学也深深影响着佛教、道教。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历史叙述道教佛教三教合一3.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唐朝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三教并行韩愈易混易错思维点拨易混易错“三教合一”≠“三教合并

2、”“三教合一”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而是佛、道、儒的融合、渗透,为儒学的新发展、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返回思维点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返回探究点 三教合一史料实证思考(1)儒、释、道三教各有何作用?答案儒可以治国,释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材料“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大法;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与吾儒存心养气之

3、旨不悖。且其教皆主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思考(2)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什么趋势?为什么?答案儒、佛、道三教合一。因为材料中指出儒教是治国的大经大法,是“圣教”“正统”;而佛教、道教“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与儒教相结合,能起到“致君泽民”的作用,是统治者可以利用的。程朱理学知识点二历史叙述1.形成北宋时,儒学家融合了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有北宋时期的、程颐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所以“理学”又称为“”。2.内容(1)“二程”①理学思想的核心:他们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

4、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②他们把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理程颢佛道程朱理学天理天理③在认识论上,他们提出“”。“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2)朱熹①他是的集大成者。②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③他提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④他进一步发挥了“格物致知”,提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格物致知理学存天理,灭人欲3.影响(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依据的教

5、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鲜和日本形成“朱子学”学派。官方哲学科举考试拓展归纳误区警示概念阐释拓展归纳结合两宋时期社会状况分析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有哪些?返回(1)政治上: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重建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2)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3)思想文化上:北宋初期新儒学思想兴起;科技文化有了很大进步。误区警示返回宋代是理学的奠基时代,但在整个宋代,理学并未取得统治地位,从元朝开始才被统治者确定为统治思想,明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概念阐释“三纲五常”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

6、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返回探究点 朱熹的“理”学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

7、一物道理。思考(1)材料一中,朱熹是如何把天理、社会和个人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世界观的?答案史料实证“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必须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完整的理学世界观。思考(2)材料二反映了朱熹主张怎样的“求理方法”?这种方法与我们通常说的“实践出真知”是否相同?答案求理方法:格物致知。不同。“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万物来达到“明理”的目的,而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实践出真知”的“知”指的是真理。史论总结程朱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

8、化。程朱理学家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程朱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