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能力-论文.pdf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能力-论文.pdf

ID:53568537

大小:1.18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能力-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数学能力-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探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能力河北省深泽县赵八中学黄振雷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探究乘方的知识:开始展示很大的报纸时许多同学都说能对折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几十甚至上百次,可是在动手实践后却发现折叠到七次的时候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已经非常困难,许多同学都是大惑不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算,终于发现:报纸厚度随着对折次数的增加以等比级数增加,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而其面积则相应地以同样

2、比例减少。加上纸本身的拉力,把报一、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纸对折第九次无疑比一次将512张报纸对折更要困难!1、创设情境,活跃思维。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讲圆定义时,可以动手将一根绳子固定在一点上,然后拉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紧绳的某一个点形成的轨迹就是圆。通过这个操作,学生形象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生动的记住了圆的第一定义。在现行课本中存在大量的此类实知识的情境。因此,创设一个学生学习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例,如研究图形的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概率中

3、的随机试验,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函数图像的画法及性质得出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通过操作掌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握有关知识点的问题情境。的学习状态。比如讲初二几何“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向三、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同学们亮出1根1米长的竹竿问:“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吗?”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

4、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2、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一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个好的课堂

5、,就好象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佐料放多了,失去了主料的原味,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养,但难以下咽。在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有一两句风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后在将

6、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中来。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当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在追求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不应该只见“效益”不见人,更不应该忽视教育生态系统的和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谐与平衡,课堂教学需要兼顾生态与效率。总之,新课程理念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来创设问题情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终服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务于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

7、学习,从尝的。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需要。在教学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时,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如学习有理数乘方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报纸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作者简介:吴

8、紫君,1980年12月,助教,研究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