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酱的发酵工艺.ppt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

ID:53570874

大小:41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20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_第1页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_第2页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_第3页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_第4页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豆酱的发酵工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豆酱发酵工艺10710010108丁凯旋工艺流程大豆(一般浸泡4-7h即可)→洗浸(用清水洗净、浸泡至表皮全部伸展,易于分成两瓣为止)→蒸熟(常压蒸煮30分钟或0.1MPa高压蒸煮15-20min,捞出冷却。)→冷却接种→制曲→保温发酵(或自然发酵)在45℃温度下,保温发酵10-15d,或在常温下发酵1-3个月即可成熟。→大豆酱干辣椒粉、生糯米粉、大豆酱、盐水、白糖、生姜泥、大蒜泥→混匀→发酵(在45℃下保温发酵10-15天)→磨酱→灭菌→包装原料和要求1.大豆、大米、面粉、干辣椒、精盐、曲精2.豆酱产品质量要求(1)色泽:赤红色或红褐色,鲜艳,有光泽。

2、(2)香气:有浓郁的酱香味和芬芳的酯香味。(3)滋味:味鲜醇厚,咸甜适口。(4)状态:黏稠适度,无杂质。。操作要点(1)大豆酱的制备:大豆清洗除去泥污等杂质。再用常温水浸泡2小时,使豆粒充分润水。常压蒸1小时,焖1小时,使豆粒软透无硬心。然后趁热出料,拌入面粉。冷却38℃时,接曲精进行制曲,制曲采用厚层通风制曲,曲室温度30℃,入室品32℃,整个制曲时间为26~30小时,即曲料出现黄绿色,并有酱香,无异味,发酵采用固态低盐发酵法,温度50~55℃,发酵时间15天。(2)曲料水分要适宜水分过小,米曲霉生长困难;水分过大,会引起杂菌污染,且制曲过程中有效成分

3、损失过多。曲料水分,冬季以47%~48%,春秋季以48%~50%,夏季以50%~51%为适宜。(3)注意控制发酵条件发酵时,水分和温度很重要。水分过小,温度过高,使酱醅产生焦糊味。酱醅水分在53%~55%较适宜。发酵前期品温在42~45℃,适合于蛋白酶作用,后期品温升至50~52℃,适合于淀粉酶作用。如果发酵前期品温过高,会影响豆酱的鲜味和口感。发酵过程中,翻醅可以使酱醅各部分酶浓度、水分、温度均匀,排除不良气味及有害物质,增加氧含量,防止厌氧腐败细菌生长(4)制干辣酱:干辣椒粉碎后,取100千克辣椒粉、生糯米粉40千克、15°Be′盐水180千克、白糖

4、10千克、大蒜泥8千克、生姜泥2千克,在大缸内充分搅拌后于室温下自然发酵15天左右,即制成干(5)制糯米辣豆酱:大豆酱于干辣酱按1:1的比例混匀后,放入大锅内加热至50~55℃时移入发酵池内,室温下发酵15~20天。发酵前为防止杂菌或产膜菌侵入,池面铺一层白布并放一层干盐。发酵完毕后,进行磨酱、灭菌,灭菌要求中心温度80℃,20分钟,注意防止焦糊。稍冷后加入0.1%苯甲酸钠进行装瓶。影响因素1.曲料水分要适宜水分过小,米曲霉生长困难;水分过大,会引起杂菌污染,且制曲过程中有效成分损失过多。曲料水分,冬季以47%~48%,春秋季以48%~50%,夏季以50

5、%~51%为适宜。2.大豆蚕豆酱的发酵过程中,盐水的浓度应控制在14%—15%。一定浓度的食盐可抑制杂菌生长,防止酱品腐败变质并赋予酱品一定的咸味;而且钠离子能与酱品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钠。若食盐浓度偏低,则酱香、鲜味不突出,且酱品易发酸、生霉;若食盐浓度过高,则口味过咸,也影响其风味。3.盐水的浓度一定浓度的食盐可抑制杂菌生长,防止酱品腐败变质并赋予酱品一定的咸味;而且钠离子能与酱品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具有鲜味的氨基酸钠。若食盐浓度偏低,则酱香、鲜味不突出,且酱品易发酸、生霉;若食盐浓度过高,则口味过咸,也影响其风味4.制曲过程中加入一定量

6、的面粉,既可增加米曲霉容易利用的糖类,又可调节曲料的水分,有利于米曲霉的生长。米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分解豆瓣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产生具有甜味的小分子糖化物和鲜味的氨基酸类,赋予酱品甜味和鲜味。若水分过多,易生长杂菌,酱曲发黏:若水分过少,米曲霉孢子生长不丰满,不利于酶的生成,会影响酱品的风味。5.制作大豆蚕豆酱时,可根据不同消费者口味,在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香辛料,如生姜、大蒜或鲜辣椒、尖辣椒等。同时,大豆与蚕豆的比例也可依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而调整。豆酱的加工技术豆酱又称黄豆酱、大豆酱。其色泽为红褐色或棕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明显的酱香和酯

7、香,咸淡适口,呈粘稠适度的半流动状态。豆腐不仅可以调味,而且营养丰富,极易被人体吸收。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