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

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

ID:53573755

大小:321.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9

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_第1页
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_第2页
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_第3页
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7期TUSHUGUANXUEKANN0.7,2014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冰顾彦康南贾二鹏(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48)【摘要】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学生必须通过不断地获取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环境和问题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从4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推动大学生“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并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工作拓宽途径。【关键词】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分类号]G253.1当今社会,知识管理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类彳『为之一一,而相关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间的逻辑联系如图1所示。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过程

2、的主要活动,其中知识获取是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前提”。但在信息学和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知识获取行为的论著并不多见。笔者认为,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受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对此加以深入分析,可以推动大学生“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工作拓宽途径。知识获取的提出和相关研究现状:知识获取是指知识从外部知识源到计算机内部的转换过程,其主要研究系统如何图1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问的逻辑关系对问题进行求解的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兴起,知识获取研1.1主观内在因素究也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1.1.1认知导向现阶段知识获取研究大多

3、局限于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盼认知过程,在于说明和研究或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开发,相关知识获取研究的主题解释人在完成认知活动时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获取、存储、加也比较广泛,在计算机类、情报类和管理类学科关注最多1。工和转换等。教育心理学则认为:人是以信息的寻求者、传业界普遍认为,知识获取是指从大量数据中去除无用信息、递者甚或是信息的形成者出现,人们的认知过程实际就是一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对于人类来说,知识获取就是将外在个知识获取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导向则是指在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笔者所指的知识获取支配下,主体在对信息知识处理和问题解决过程中

4、有意识地则由此衍生而来,是基于个体为寻求自身所需的知识而表现形成心理协调、思维控制机制。认知导向对主体的认知活动出的对知识处理、吸收的过程。起支配、监控作用。首先,高校学生由于特定专业知识的限定,很容易形成1影响高校学生知识获取的因素分析极具特点的认知习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免会出现认近年来,图书馆正经历从信息构建(IA)向知识构建知上的惯性思维。而认知惯性的形成势必会对新知识获取(KA)的蜕变,其服务体制也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进化。产生即成认知导向上的障碍,使得高校学生在知识获取和知然而,通过既有的现状分析发现:面对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识创新中缺失了思想动力和认知能力。知

5、识服务,高校学生和图书馆的关系却似乎“略显”疏远和陌其次,由于知识存在隐性与显性之分,隐性知识同显性生了。高校学生知识获取影响因素则表现较为独特,主要涉知识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循环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产生与转化就是信息逐步知识结构化的过程。隐性知识的产生同及主观内在因素——认识导向、信息素养、伦理道德、个体特高校学生主体认知导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主体认知导征和客观外在因素——社会文化、教育模式、图书馆系统等本文系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理工类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编号:X'I'20100001)成果之一嘲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7期TUSHUGU

6、ANXUEKANNo.7.2O】4向的掌控下,个体知识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1.1.4个体特征不断向较高层次知识体系递进的过程。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特定人群,正处于关键的求知成长再次,高校学生在学习中作为知识的受体,与知识服务期,个体特征相对较明显且具有可塑性。高校学生个体特征中方,尤其是图书馆服务团队存在认知结构以及认知导向上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在知识获取中起主导作用。差异,两者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知识交互的不毋庸置疑,一个人的健康体魄是获取知识的基本物质保兼容,难免会影响知识获取效率。证;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和丰富知识是个人知识获取的前提和1.1

7、.2信息素养基础。当前国内对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总结为:通过高校学生的心理因素是通过影响主体的参与主动性来教育所形成的,个体在信息获取、评价、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实现对主体知识获取影响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学习者对能力及修养。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及信息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知识量。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涉及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四部分。个体性格、精神需求、环境刺激等。性格具有情绪化的特点,面向泛在知识环境,人们更应注重的是如何获取和有效情绪状态则直接会影响人的智力活动。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