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

ID:53707375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摘耍:目前贫困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一、贫困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贫困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薄弱。目前国内的就业市场并不规范,用人制度也不够完善,公平、公止、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并不及时对外公布,需耍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甚至有的招聘岗位可以量身定做。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

2、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2.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过于沉重。贫困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交不起学费的现象,许多人依靠着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来维持学习和生活。而毕业后,找工作又需耍经济投入,主耍包括形彖包装费,参加各地招聘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与招聘单位联系的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金、抵押金等等。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因为没有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没

3、有更多的特长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或者因为无法支付各种高额的保证金、抵押金而坐失就业机会。3•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求职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索质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成长在城市且家庭富裕的学生,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享受各种优良的教育资源,他们视野开阔,有各类文体特长,综合素质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埋头苦读书或者为缓解沉重

4、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这样直接影响到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经济宽裕的学生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4•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复杂。贫困学生过去生活较为艰辛,许多学生将上大学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多数人也肩负着家庭的重托,从而导致就业时求职期望过高,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作,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同吋,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展示

5、和推销自己,无法从竟争屮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竟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二、解决贫困学牛:就业难问题的对策1.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加强就业市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因此要不断密切用人单位与学校间的供需关系,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掌握足够的信息,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与“职”的最佳匹配。要充分运用和发挥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此外,要主动向这些单位发函、电话联系以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牛:选择就业单位起积极的作用。在毕业牛:市场建设上,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积极举办

6、校园招聘会活动,每年毕业生离校前均举办1-3场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每月举办1-2次专场招聘会;二是建立网上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求职指导和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加大投入,与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通网上求职系统,免费使贫困毕业生不出校园就能与用人单位“求职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实行远程招聘、竞聘。三是进一步加强人事部门和人才机构的联系,让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就业需求信息。目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泉州人才中心的会员单位,贫困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我们联合泉州人才中心已帮助近600名贫困学牛解决了就业问题。2.学校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

7、业生多渠道就业。要组建一支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骨干队伍,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2008年起就开始着手此项工作,到2009年已有4位教师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1人取得助理职业指导师资格,2010年学校再次派出5名教师参加此项培训,帮助贫困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加他们就业自信心。同时,还要多渠道引导毕业牛:其它形式的就业。一是做好“三支一扶”的活动,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增强毕业生社会责任感,调动毕业生的积极性。2009至2010年学校共有60多人参加了福建省“三支一扶”活动,占全省的5.

8、8%,2011年乂有8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此活动。二是加大毕业生参加“专升本”学习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就业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