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ID:5996767

大小:150.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11月中国建设教育November2010第6卷第11~12期ChinaConstructionEducationVol.6,No.11~12·学校管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胡海明,谷海玲,扈国春(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的客观形势,结合对学生就业观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调整学校办学思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解决学生从众心理、开设就业指导

2、课等几方面探讨了提高就业率的途径和措施。[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调查;措施[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9723(2010)06-0068-04目前,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从2000年开始,国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家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变原来的毕业包分配为双向选择。针对就业政策的调整,一些高校影响就业的客观因素很多,其中经济环境和就也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调整成为“培养社会业人数是两个主要因素。绝对的就业人数增加

3、导致服务型人才”[1],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竞争激烈,走进低谷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使企业对人高就业率,但至今仍无法缓解日益加剧的大学毕业才的需求减少。生供大于求的社会矛盾。1.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1999年,国家开始扩大高考规模,大学招生人题。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能够确保高等数持续增加,见表1。虽然在2004年以后国家逐渐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保证科教兴国政策的贯彻落缩减了高考扩招的比例,但高考招生绝对人数在增实,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解决长,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

4、经接近1999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保证学校人才出口的畅4.5倍。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分配政策在1999年通,更重要的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开始调整,由以前的统包统分逐渐向市场经济的自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是关系到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主择业转变,造成了随后几年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关键所在。本文对影响就业率的客观因素进行了分度的增加,导致对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猛增,而我析,并以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体系没有建立健观进行了调查,走访了与就业工作关系紧密的老师全,未就业人数逐年累积。因此,未

5、顺利就业的学生和辅导员,从影响就业的主客观因素考虑提出了解积淀下来成为后来就业学生的阻力。表1全国招生人数年限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高考招生人数(万人)160180260320382420504530567599增长比例(与上年相比)48%13%44%23%19%10%20%5%7%6%注:从1999年开始国家对普通高校招生和研究生招生开始扩招收稿日期:2010-9-14作者简介:胡海明: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682010年第11~12期胡海明等:大学生就业难

6、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建设教育表2学生就业单位调查单位性质三资企业国家机关大型国企私企科研院所其他人数82472263519比例4.44%13.04%39.13%14.13%19.02%10.33%2.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转变,大学生卸下了高知的光环,很多人需据经济学家分析,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每年要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企业的地理分布不均衡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400万,而年度能与毕业生就业地点的现实差异,成为制约就业的主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每年就业缺要因素之一。口有1400万,加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

7、转2.理想就业单位与现实的差异移,就业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中国一直采用以外需表2是针对学生就业理想单位进行的调查统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经济受国际大环境影计(设置的问题为单项选择)。可以看出,大学生初响较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虽然没有在金次就业愿意选择落脚于大型国企、国家机关和科融上遭受严重的冲击,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研院所合计比例为71.2%。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工高度化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一枝独秀。经济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吃皇粮”的传统理念,看好三者不景气导致以往的跨国大企业或者是规模较小的稳定的收入;其二是三者可

8、预期的未来发展前景;国内企业在今年都大幅度缩小应届毕业生的招收其三是就业于三者有社会荣耀感。还有些学生鉴比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加深,这势必对未于更深层次的想法而没有考虑选择,比如认为在来几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