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治痿独取阳明”.pdf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pdf

ID:53727799

大小:254.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pdf_第1页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pdf_第2页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球中医药2014年9月第7卷第9期Glob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eptember2014,Vo1.7,No.9713·争鸣·浅论“治痿独取阳明"刘明张允岭【摘要】“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药治疗痿病的最常用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对其理解不一,为明确“治痿独取阳明”的内涵和临床应用,从“阳明”、“独取”的释义,“取阳明”并非“补阳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内涵。说明“阳明”不仅指十二经脉中的“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还包括中焦脾胃乃至大小肠;“独取”非“仅取、只取”,应当做“重视

2、”解;“取阳明”不能单用补法,还要辨证施治。“治痿独取阳明”包涵的内容较广,临床应随证应用,不可偏颇妄用。【关键词】痿证;治痿独取阳明;浅论阳明;内经【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4.09.015“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药治疗痿病的最常用治疗法2“独取”释义则,语出《黄帝内经》⋯。“痿”指中医“痿证”,系指因由外感抑或内伤,致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肢体弛缓、软弱《素问·痿论》日:“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

3、种病证。日: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内经》最早设专篇对“痿证”加以论述,详陈其病因、病机,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掺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并确立了“治痿独取阳明”治疗法则,被推崇沿用至今,后世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医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发挥完善,使这一理论更加完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灵活掌握经典著作的含义,还是一此段条文阐述了“痿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解释为何较为复杂的难题。以下谨结合临床跟诊经验,浅

4、谈对“治痿“独取”阳明。此处“独取”二字的理解历代医家见解不同,独取阳明”的体会。如金元时期张子和、明代王肯堂、清代陈士铎均认为“独取”为“仅取”之意,甚则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1“阳明”释义“不独取阳明而何取哉”。由此若断章取义理解,“独取”“阳明”概念本身具有多元含义,不可将其拘泥于当代极易被误认作“仅取、只取”。黄满玉认为“独取”包含两所贯认的“足阳明胃”。张杰、陈瑞祥J、徐成坤等认为层释义,一是需取,二是须取;谢牡丹等认为无论从脏腑阳明不仅为五脏六腑营养之大源,更强调其主润宗筋的生化抑或经络角度,当视患者

5、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陈瑞祥、黄先善功能,然综观《内经》全文,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密不认为此“独取阳明”是治疗痿疾的方法之一,但并不可言唯J可分;小肠、大肠有受盛、腐熟、传化水谷之职,共同完成化生一,然放诸于全书之中,仔细推敲,前后相证不难发现气血、营养周身的功能。是故“阳明”不仅指十二经脉中的“独取”应当做“重视”解,现就其原由阐述如下。“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还包括中焦脾胃乃至大小肠,为2.1“论言”引指前文“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正如张“论言”《内经》中反复出现多次,乃为“引用”之意,恰如

6、仲景在《伤寒论》中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_5]之论,此后世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十七卷第七十一注所云:“论言者,“胃家”显然不止言胃,还包括了大小肠。阳明健则化源充即《灵枢·根结》篇日:痿疾者,取之阳明。”可见“治痿取足,气血津液旺盛,全身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皮毛筋骨皆之阳明”应先见于《根结》篇中所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得以充养,如此则肢体强健,关节滑利,运动自如。阳为枢。⋯⋯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当穷其本也。”而此篇之意为治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

7、011.CXTD一疗痿疾可取足阳明经脉,指出痿疾是真气留滞,邪气盘踞于内23);2011年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11107056811040)作者单位: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刘碉而发生,不应一概而论,“当穷其本也”。“太阳、阳明、少阳”(博士研究生)、张允岭],实验中心(张允岭)各有所司,根据三阳经开、阖、枢的作用,结合痿病的具体特作者简介:刘碉(1987~),女,201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点,追因求本,才能正确的治疗此病,并非只有“阳明”能治痿向:中医药防治脑病。E-mail:coolzhan

8、gyin@sina.com疾。故《素问·痿论》篇只是进一步阐释了此观点。通讯作者:张允岭(1963一),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2“各补其荥而通其俞”暗指非独一法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病。E—mail:yunlingzhang2004@163.com《素问·痿论》于篇末又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