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活·智慧——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探析.pdf

知识·生活·智慧——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探析.pdf

ID:53735527

大小:225.8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1

知识·生活·智慧——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探析.pdf_第1页
知识·生活·智慧——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探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知识·生活·智慧——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探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识·生活·智慧——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思想探析史雪娇(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怀海特认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把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应该由知识教育转向智慧教育,培养智慧人。在当前教育阶段,应当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在教育中使知识充满活力,促进教育整合,培养健全完整的人。关键词教育目的知识生活智慧中图分类号:G40.092文献标识码:A艾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1867—1947),20世纪英国道教育是一种不加以利用的才智?教育当然应该有用,不管著名的数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怀特海

2、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教育有用,因为理解生活是有用出身于教育世家,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高等学的”。如果生活和实践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创造的,那么教育校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长达60余年,这些经历和积淀使也理应如此。他对现代教育有着切身的体悟和独到的见解。他一生著述颇为此,怀特海极力主张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丰,探索和研究的题目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离状态,认为教育对生活的理解不是现代教育所传授的那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思想的深刻性和广泛性,已经在诸多片面的、分离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理解,而是一种全领域得到阐释,并日益显现出其强大的活力。怀特海的教

3、育面的、有机的、“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式的理解。而且,教育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他对教育目的的要传授的也不是对生活之杂多现象的表面把握,而是对思想理解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的美和力的一种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和教育者的生活“有着特l教育的主题: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别的关系”。在他看来,通过生活和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必然是过程哲学认为,自然界和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紧密联有用的,必然会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且也只系、不可分割的。正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有与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学也才能有活力和生命力。当然,学包含、相互摄入关系才构成

4、了事物本身。不与其它事物发生校中引导学生接触的生活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和道德的。联结而独立自治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基于此视角,怀特2教育的目的: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海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联性、互融性与统整性。传授知识抑或启迪智慧~直是学校教育无可回避的命题在怀特海看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各门学科画地为牢、彼之一。在传统教育中,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驱动与此割离、互不关联的现象,而在教学活动中分f-J~,J类地传授各局限,知识与智慧被看作是僵化对立和难以调和的。而在怀种片面化、零碎性、不连贯的知识,也就严重破坏与肢解了生特海看来,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怀活的统

5、一性、完整性和丰富性。“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特海认为,无论哪一个时代的教育,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都是个独特的统一体,而是教他们代数、几何、科学、历史,却毫无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与使命。然而,单纯地让受教育者占结果:我们让孩子们学两三种语言,但他们却从来没有真正掌有大量机械空泛的知识实际上是有害的,因为它只会让受教握:最后,是最令人乏味的文学,常常是莎士比亚的一些戏剧育者形成一种“僵死的知识”和“呆滞的思想”。这种知识仅被作品,配有实际上是为让学生背诵的语言方面的注释和简短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运用或检验,又没有与其它新颖的思想的剧情人物分析。以上这些能说代表了生活吗?”进行有机地融合,也

6、就成为了受教育者进行开拓创新的束缚针对各科目彼此孤离、互不关涉、互不影响的这种离散与与阻碍。壁垒化状态,怀特海深恶痛绝,主张要从根本上加以摧毁与祛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除,因为它是“致命的”,“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在他看慧”。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更加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来,“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他认为,真的。他指出,现代教育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只注重知识的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运用灌输而忽视智慧的启迪,导致了大量的书呆子和缺乏创新的知识来理解与领悟生活的艺术。教育惟有与生活世界相联结,死板知识。知识是

7、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没有知才能富有生机与活力。为此,他主张教育应恪守两条戒律:第识的积累与铺垫人,就不可能聪明,但一个人能很容易地获得一,不可教太多科目;第二,所教科目务必透彻。“在儿童教育知识,却可能仍然没有智慧。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要少而精,这些思想概念能形成各种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却毫无兴趣,可能的组合,儿童应该使这些思想概念变成自己的概念,应该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那么,何为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