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pdf

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pdf

ID:53741969

大小:183.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2

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1页
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28期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观察郭玉祥,林福庆,林禄攀,赵清华,蔡小林,熊进(1扬州大学附属六合人民医院,南京211500;2南京市鼓楼医院)摘要:目的观察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13例,均进行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观察术中血管及神经损伤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每月摄踝关节正侧位及踝屈位X线片,观察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依照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标准(AOFAS)。结果手术过

2、程中均未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2周伤口一期愈合,4周可见骨痂形成,5周疼痛缓解或消失、足部外形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l3例均植骨融合,融合时间12~36周,平均13.6周。术前AOFAS评分38~5O分,平均42.9分;术后6个月为58—69分,平均63.3分;术后末次随访为7O~86分,平均79.6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P<0.05。结论腓骨支撑辅助外固定支架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效果好。关键词:创伤性踝关节炎;腓骨支撑;外固定支架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4.28.033中图分类号:R68

3、4.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66X(2014)28~0812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及严重畸1.2方法形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明显缓解疼痛、纠正畸形⋯。1.2.1治疗方法术前均摄踝关节正侧位和踝屈自1879年Alber首次描述踝关节融合术以来,已有位x线片,评估踝关节病变程度、力线改变、临近关30余种术式应用于临床,但至今没有一种术式令人节及距舟关节病变。患者麻醉成功后;取外踝外侧完全满意。如何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增加踝关切口约1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腓骨长节融合率,一直是踝关节融合术的热点问题。2010肌牵向后侧

4、,切开骨膜,显露腓骨干;于腓骨离远端年l2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腓骨支撑辅助外8cm处横行截骨,游离腓骨远端,去除腓骨远端关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满意。现节面软骨组织,去皮质备用;内翻足部扩大关节间报告如下。隙,清除病灶,去除胫骨远端下胫腓关节面及踝关节1资料与方法诸关节软骨,并将软骨下骨面凿毛糙;将踝关节恢复1.1临床资料南京市鼓楼医院9例、扬州大学附正常解剖位置,并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选用弧形外属六合人民医院4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均符合固定支架,固定针穿跟骨,胫骨外固定环与后足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手术适应证_2J,均进行

5、腓骨支撑辅助环之间通过3根螺纹标杆链接。术中尽量纠正原有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畸形,踝关节间隙予充分自体骨或人工骨填充植骨。34—56岁,平均47岁;左足5例,右足8例;创伤性于游离腓骨分别钻孔、攻丝、拧入3枚螺钉,将游离关节炎9例(继发于踝关节骨折7例、继发于距骨骨腓骨固定于距骨及胫骨外侧。术中透视见胫骨下端折2例),骨关节炎4例;均为Kellgren·LawrenceⅢ与距骨对位可,下胫腓及胫距关节无间隙。术后常级,即骨软骨广泛剥脱损伤,关节间隙变窄。主要临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4d;嘱患者患肢疼痛缓解即床表现:踝关节行

6、走时疼痛,负重或踝关节活动时加可早期进行活动,4周后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重,踝部酸胀、无力,跛行。主要体征:踝关节背伸、1.2.2术后每月摄踝关节正侧位及踝屈位x线片跖屈活动度减小,足内、外翻受限或外踝内前下方局观察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限性压痛等。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依照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标准(AOFAS)。’基金项目: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11179)。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通信作者:林禄攀,E-mini:linlupan@163.corn据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

7、有统计学81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28期意义。式中,绝大多数主张切除远端腓骨以作为融合区植2结果骨的供体,同时可避免术后发生外侧撞击。研究表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手术明,腓骨内固定有利于胫骨内同定的稳定,恢复腓骨过程中均未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2周伤口一的连续性可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li。期愈合,4周可见骨痂形成,5周疼痛缓解或消失、足腓骨支撑术主张保留外侧腓骨结构,并将其作部外形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13例均植骨融合,融为外踝的支撑稳定结构。从理论上讲,该术式可保合时间12~36周,平均13.6周。术前AOFAS评分留胫

8、距关节面植骨供体的来源,同时还可以增加踝38~50分,平均42.9分;术后6个月为58~69分,关节固定后的抗旋转能力。保留的踝关节外侧部分平均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