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

ID:53745403

大小:425.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2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_第1页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_第2页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_第3页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_第4页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姜太公年寿新考-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子学刊2014年第2期齐史研究姜太公年寿新考陈书仪(淄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淄博255000)摘要:文章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相关成果,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在厘定古人有关认识的基础上,认定姜太公生于公元前1138年,卒于公元前1036年。关键词:姜太公;生卒年;考证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3828(2014)02—0026—06本文的题目称新考,是因为过去本人曾对太为“天下之大老”,闻西伯善养老而归之。《荀公的生卒年作过一些考证。当时我国的夏商周断子·君道》言“文王⋯⋯倜然乃举太公于州人代工

2、程尚未启动,我国的史前纪年尚未理清,所以而用之⋯⋯夫人行年七十有二,辉然而齿堕在生年与卒年的考证上多见误差。于今,我国的矣。”《楚辞·九辨》更甚其辞日:“太公九十乃《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故《史记·齐世家》告·简本)》(下称《断代工程》)¨1已经正式公布,日:“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本人根据这项新的科研成果,重新对太公的年寿伯”;又《自序》云:“番番之发,爰飨营丘。”予做了考证,力图纠正过去的一些错误认识,故称意,此皆战国时齐游士之妄谈也。按《诗·大新考。明》日:“殷商之

3、旅,其会如林。⋯⋯牧野洋洋,檀车惶惶,驷骤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一、姜太公年寿考的回顾扬”,极写牧野一战声势之浩大与太公搏击之姜太公年寿,虽于六经无载,但对此考证者自迅猛,说为粹然齿堕之人实觉不似,且苟如苟古以来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一是姜太公对我国说,其时文王早卒,太公之衰态当益甚,其特西周王朝的建立有鼎足之功,而西周王朝的建立,齿堕而已。《左传》召陵之役,管仲告楚使日:又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农奴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期,考察这个时期的社会演变,对研究中国历史的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

4、至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是姜太公是齐国的首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此公,他的建国思想,对齐国以后的发展有着更为重太公受封于齐之命辞及其封域四至也,而召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古代史书对于姜太公康公实主之。即此一点,可知太公受封为时年寿的记载语焉不详,后代学者的考证多见错乱,已晚,必在周公返政之后,故不日:“周文公”,由此而导致了关于姜太公年寿问题的认识至今众而日“召康公”。《书·顾命》记成王临终,召说纷纭,莫衷一是。太保爽受顾命,知召康公行辈较后,故其早年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写过《太公年寿与周公公事,其后终事成

5、王,晚岁又克相康考》,其论面对古已有之的纷繁之说,功在提出了王。《顾命》又日:“太保命⋯⋯齐侯吕仅⋯⋯许多严肃的质疑,过在这些质疑的同时来了个无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则是时为齐侯者乃太公根据的“假定”:之子仅。而晋《太公吕望墓表》日:“康王六言太公望者皆为其垂老辅周,故孟子谓年,齐太公望卒”,其说引自《竹书纪年》。此收稿日期:2014—01—15作者简介:陈书仪(1935-),男,山东莱州人,淄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管子学刊》编辑部原主编、编审。26说而信,是康王立时太公犹在,何以齐侯乃为国事,臣尚少也。”后来周文王拜他为

6、师,并封吕假?或年老内禅乎?果如孟、苟之言,太公于楚。遇文王时已七十余,则至牧野之战已九十,至姜太公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没有上百年的岁康王六年已百四十;或如《楚辞》之言,遇文王数,似完不成那些历史赋予他的重任。他小时在已九十,则至克殷已逾百岁,至康王六年为百家务农,到二十余岁时,就开始周游列国,五十余五十余:其然,岂其然乎!兹假定当灭纣时渠岁到了朝歌,七十岁到了周家的领地渭滨,之后为年三十,则至康王六年为七十九,自为极可能周家三代太师,再后回到齐国建国为齐太公,这些是也。都是有史为证的。顾先生为了让太公活到康王六通过这段材料,我们除

7、了解到古代对太公年年(前ioi5年),又不至于太老,来了个一般人不寿考证错乱的大致情况之外,还要注意到顾先生能接受的“假定”,这实在是削足适履。再说顾先提出的两个十分重要的论据:一是“管子告楚使”生只怀疑让太公年龄太大不合适,却不去辨析《纪的话,说明姜太公受封时,是召公爽传达的旨意,年》的“康王六年卒”之说的真伪,这不能不说是大当时周公已代成王临君位;这也说明太公受封的学者的一个小疏漏。时间是在成王在位初期,而不是武王在位时期。其实,比顾颉刚稍早的清代史学家梁玉绳在(我们认为应当不是在周公返政之后,而是在周公他的《史记志疑·立为师

8、》中就怀疑过姜太公卒年辅政初期。)二是成王临终时,治丧人员中没有太的“康王六年”说:师吕尚和太傅姬旦这两个重要人物,这只能说明或又问:世传太公八十遇文王,确否?这两人已不在人世了。(笔者考证太公卒于公元日:此本《孔丛子·记问篇》及《列女传》齐管前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