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测定参数的影响-论文.pdf

三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测定参数的影响-论文.pdf

ID:53749697

大小:139.4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3

三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测定参数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三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测定参数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测定参数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7月第43卷第13期ShanxiMedJ,July2014,Vo1.43,No.13·医学检验·三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测定参数的影响杨春霞王付力血细胞常规检查是目前医学检验中最为常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F检验等。的项目之一。随着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一系列全2结果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被应用到临床检验之中。通常2.1真空采血管与末梢微量抗凝管:见表1。这些分析仪在分析的过程中都有较为完善的质量表1真空采血管和末梢微量抗凝管控制措施,而分析前的诸多因素也对血常规检测结检测指标比较(±)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探讨了3种不同的采血方式(真空采血管、微量抗凝管中分别加

2、入静脉血和末梢血等)对血常规的几项主要检测参数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利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一K。1)与末梢微量血管比较Pd0.05。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具有结果稳定、样本量多、2)与静脉微量管血比较Pd0.05。便于复查等优点,应优先采用。2.23种血样仪器法测血小板与静脉真空管显微1材料与方法镜计数血小板指标:各方法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1.1仪器和试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日本义,见表2。SysmexXT-1800i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试剂为原表23种血样仪器法测血小板与厂配套试剂,室内质控物为室临检中心统一提供的静脉真空管显微镜计数血小板指标(±s)质控物,批号为32810802。1.2

3、采血器材:EDTA—K及微量抗凝管由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采血针由山东威高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1.3标本来源:随机选自我院门诊患者,2013年8月至10月。男性48例,女性72例,共计120例,3讨论年龄6~65岁,每位患者均采用3种不同采血方式全血细胞分析由于标本采集方式的不同而影和容器。检测结果。通过我们分析显示:静脉血标本置于不1.4标本采集:上述所有标本均由我科技术熟练同容器中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患的工作人员快速采集,早晨8:DO空腹,方法准确,者微量管血常规的几项检测指标如白细胞、红细混匀完全,并于5~30min内在室温状态下进行血胞、血红蛋白等均高于E

4、DTA—K。真空采血管,其细胞分析。同时用草酸铵法计数真空管静脉血的原因可能是真空管内抗凝水剂的稀释效应,如果采血小板数,并制备血膜涂片,进行瑞士染色,用显微集标本量过少(d0.5mL)时,对结果的影响与静脉镜观察血小板聚集情况及血小板数量和形态,以便微量管相比更加明显。根据ICSH推荐:TEDTA—K和XT一1800i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血小板数100的浓度一般为1.5~2.2mg/mI血液。为防止稀释×1O/L为界限,将患者又分成2组,以观察差异低渗作用最好用干粉抗凝剂_1]。通过研究显示白细的显著性。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检测结果末梢血高于静脉真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采

5、用空管和静脉微量管,以白细胞差距最为显著,而血小板的结果则末梢血低于真空管和静脉微量管,此类作者单位:301900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差异已有报道_3]。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7月第43卷第13期ShanxiMedJ,July2014,Vo1.43,No.13微量循环和静脉血液细胞分布差异有关,结果导致避免末梢血造成影响的患者,尤其是同时做生化、一部分血细胞检测指标末梢血高于静脉血;另一方免疫等其他项目时很适合;末梢血由于采集方便、面,由于末梢血的干扰因素较多,如穿刺部位、深浅、需血量少,对于某些采集静脉血较困难的患者如烧挤压力大小、组织液的混入等均可导致受挤压

6、刺激伤、新生儿、血液病等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采血方而消耗,产生不同程度的聚集,使其出现结果假性偏法,但本方法有时需推血膜片进行进一步观察校低。研究发现,血小板<100×10。/L组产生差异最准_5]。总之,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分析为显著。我们进行了血膜推片镜检可发现血小板有前因素对血细胞分析产生的的影响,更准确有效地1/3至半数可见血小板聚集现象或出现大血小板,这服务于临床。可能是造成血小板差异的内在原因,从而可以说明参考文献血小板仪器计数法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是血小板数量E1]胡宗海,高建丽,陈蓉,等.静脉血和末梢血细胞检测结果分析I-J].西南军医,2005,7(2):19—2O,22.

7、而是其体积的异常和PLT聚集_4]。因此,当我们在[2]刘志峰.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临床检测工作中如发现血小板<100×10。/L而无症生事业,2009,12(8):238.状的患者,要重新采集静脉血及用显微镜计数,并推[3]郭平.不同采血方法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J].中国免疫血膜片进行染色观察,有条件的可进行血小板免疫学杂志,2011。12(8):235—2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