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说课.ppt

分子原子说课.ppt

ID:53771588

大小:1.6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4-26

分子原子说课.ppt_第1页
分子原子说课.ppt_第2页
分子原子说课.ppt_第3页
分子原子说课.ppt_第4页
分子原子说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原子说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河子第三中学张建兵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课题2分子和原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三.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四.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五.板书设计说课内容: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2“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世界的第一课,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奠定了基础,在本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探究让学生自主实验、合作探究学习。3、情感目标: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关于分子和原子定义的建立及对分子和原子行为的微观想像的形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自然、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清晰地概念是较为困难的。三.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1.学情分析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以突破重难点:第一、情境激

3、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利用香水在教室的扩散、酒精与水混合体积的变化等。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2、教法与学法三.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我首先利用香水的香味可在室内传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的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引课你们

4、闻到了什么味道吗?香水不在身边你怎么闻到的呢?第一步:做品红扩散实验,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让学生建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并投影彩图3-6、3-7彩图3-6、3-7第二步:在以上基础上,播放下一组投影,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第一个性质:体积和质量很小。四、教学过程环节二、新知识的讲授分子太小了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Kg如果你一次喝100亿个水分子,喝完这滴水,要喝1670亿次左右!1秒喝1次的话,你要喝5000年以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提示:小烧杯(可用两个空药板代替)环节三、探究实验(1)四.教学过程做

5、一做结论(分子的第二个特点)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四.教学过程环节三、探究实验(1)猜一猜环节三、探究实验将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在一起体积会有变化吗?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演示:将两个250ml的烧杯内分别装满花豆和芝麻,再倒入水槽中混合,然后倒回两个烧杯内。四.教学过程液体分子间的间隙比气体分子间的间隙__(填“大”或者“小”)小比一比找两位同学分别用注射器对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看谁压缩的多?四.教学过程环节三、探究实验物质(气、液、固)分子间隔比较示意图使学生更直观地深刻理解分子、原子的定义,分子间有间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环节四、多媒

6、体展示四.教学过程(1)分子的模型(2)水的蒸发(3)水的电解氢分子(H2)氧分子(O2)水分子(H2O)几种分子的模型氢原子氧原子水的蒸发液态的水气态的水受热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3、分子间有间隔2、分子在不断运动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等二、分子的特点: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四.教学过程环节五、课堂小结四.教学过程环节六、作业布置练习册本节内容:1.基础知识训练2.综合能力提升六.教学反思本课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内容的呈现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辅,在各环节的处理中都比较稳妥。教学效果良好。在学生活动中我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教学

7、中尽可能给学生说、想、议展示的空间,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对学生的思路想法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但在关注小组交流中同学的参与度不够充分,同时评价方式稍显单一。讨论中应给予适当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时效性。在上课、说课、修改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反思,我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我将一如既往的在教学这门艺术中探究、追求、奋进。欢迎各位指导苯分子蛋白质分子C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