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

ID:53793050

大小:7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7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中口服甲硝卩坐及阴道内应用甲硝卩坐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甲硝噪级阴道内应用定君生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好转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96.67%vs70.00%,10.00%vs40.00%,6.67%vs30.00%)(P[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Amsel“金标准”;甲硝卩坐;乳酸菌活菌胶囊[中图分类号]R711.31[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9(c)-0088-03细菌性阴道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妇女生殖器感染性疾病「1],由以厌氧菌为主的等多种微生物引起,主要机制为致病性厌氧菌将正常的过氧化氢乳酸杆菌所取代,从而致病性杆菌成为致病菌,致使细菌性阴道病产生,该病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且复发性较高[2]。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于妇产科及流产术中均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意义,因此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为确诊及治疗疾病的关键性因素。现报道细菌性阴道病门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均接受A

3、msel“金标准”法诊断,其中口服甲硝卩坐及阴道内应用甲硝卩坐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口服甲硝醴及阴道内应用定君生(乳酸菌活菌胶囊)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女性患者30例,年龄22〜34岁,平均(27.82±2.11)岁;观察组女性患者30例,年龄23〜33岁,平均(27.45±2.09)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标准1.2.1Amsel“金标准”诊断标准①阴道壁上有稀薄白带附着;②阴道pH值>4.5;③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KOH(10%)有胺味出现,即胺试验呈阳性;④于阴道分泌物镜检中发现有线索细胞[3]。122纳入标准以上A

4、msl“金标准”检验的第四项及前三项中任意二项同时具备者;绝经前患者;对治疗药物无过敏者;愿意接受治疗者;定时复检且接受随访者。123排除标准不符合Amsel“金标准”诊断的患者;月经期患者;绝经后患者;对治疗药物过敏或耐受度较低者;治疗依从性差者;不接受随访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患者。1.3方法1.3.1诊断方法选取非月经期患者进行检测[4],并将其样本进行采集。受检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取窥阴镜将阴道扩开,将宫颈充分暴露[5],取宫颈管及阴道前壁分泌物并进行涂片,于后穹隆将pH试纸置入并测定pH值,采用载玻片进行胺试验后将其号码及结果登记[6],将玻片送至实验室。对滴虫进行检查

5、,给予革兰染色,观察有无线索细胞,并对阴道内清洁度进行评价⑺。1.3.2治疗方法60例患者均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排除药物禁忌、治疗禁忌后,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①对照组:口服甲硝卩坐片(亚宝药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110801)400mg,3次/d,治疗7d[8],并于阴道内采用甲硝卩坐栓(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120912)治疗,500mg/d,治疗10d[9];②观察组⑷:口服甲硝卩坐片(亚宝药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10801)400mg,3次/d,治疗7d,并于阴道内采用定君生(乳酸菌活菌胶囊)(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

6、公司,生产批号:2013112713)治疗[10],250mg/次,1次/d,治疗10d。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4.1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4.2疗效判定标准我科室以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的检验结果及临床症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以总好转率表示,具体如下[ll]o显效:阴道内分泌物显著减少,且外阴烧灼及瘙痒感消失,并且阴道分泌物pH值恢复正常,胺臭味试验阴性,于阴道分泌物镜检中未发现线索细胞;好转:阴道内分泌物显著减少,且外阴烧灼及瘙痒感消失或有轻微瘙痒感,胺臭味试验阴性,于阴道分泌物镜检中未发现线索细胞,但pH值>

7、4.5;无效:阴道内分泌物无显著减少,且外阴烧灼及瘙痒感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四项诊断标准的阴性项目少于二项。总好转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o复发率,以患者在停药7〜10d后,经诊断再次符合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标准为依据。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4.5或胺试验呈阳性[12J,阴道分泌物镜检中发现线索细胞,临床上结合上述症状确诊该疾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