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与效果

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与效果

ID:5385598

大小:222.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上传者:U-1387
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与效果_第1页
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与效果_第2页
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与效果_第3页
资源描述:

《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与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52卷第3期汽轮机技术V01.52No.32010年6月TURBINETECHNOLOGYJun.2OlO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及效果金久杰,柴泽民,张金生(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唐山063611)摘要:介绍了对某厂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优化改造过程,通过改造,机组的真空值得到提高,减低了热耗,提高了机组效率。关键词:凝汽器;真空;节能改造.分类号:TK2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884(2010)03-0232-03ModificationofCondenserVacuumSystemof600MWBack.pressureUnitJINJiu-jie,CHAIZe—min,ZHANGJin—sheng(WangtanPowerGenerationCompanyLimitedofDatangInternational,Tangshan063611,China)Abstract:Theoptimizationandmodificationprocessforcondenservacuumsystemof600MWback-pressureunitinapowerplantisintroduced.Withsuchmodification,thevacuumoftheunitisimproved,theheatrateisreducedandtheeficiencyofunitisincreased.Keywords:condenser;vacuum;energy-savingmodification凝汽器的平均背压为5.2kPa(a)。本凝汽器允许半边(单个1原系统结构概述壳体)运行,但同时机组负荷应降至额定负荷的70%,并保证凝汽器压力不大于15kPa(a),排汽温度不超过54~C。某发电厂1号、2号机组为两台国产500MW亚临界参数凝汽器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型号为NS00—16.67/538/538,为亚I临表1凝汽器技术参数界、单轴、三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双背压、凝汽式汽轮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数据机。机组凝汽器采用双背压、双壳体、单流程、表面式、横向布置。抽真空设备采用2BW4353一OMK4一Z型平圆盘式水环式真空泵。1.1凝汽器机组所采用凝汽器是表面式的热交换器,冷却水在管内流动过程中与管外的排汽进行热交换,使排汽凝结成水,同时使凝汽器形成真空。凝汽器采用双背压设计,即两个凝汽器在运行中处于两个不同的压力下工作。当循环水进入第一个凝汽器后吸收热量,水温升高,然后再进入第二个凝汽器(第一个凝汽器出口水温即为第二个凝汽器的入口水温)。由于凝汽器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冷却水的温度,不同的水温对应不同的背压,于是在两个凝汽器中形成了不同压力,即低压凝汽器和高压凝汽器。凝汽器两个壳体底部为连通的热井,上部布置有低压加热器、小汽机排汽管、减温减压器和低压侧抽气管等。凝汽器抽空气管布置在其管束区中心以抽吸其内的不凝结气体。高、低压凝汽器中的抽空气管采用串联结构,不凝结气体由高压侧流向低压侧,最后由低压凝汽器冷端引向真空泵。这1.2真空泵种结构可减轻真空泵的负担,减少其备用台数,使系统简化。该闭环真空泵主要由ELMO—F泵和三相电机、分离器、奎凝益在=丛垦工况下(冷却水温21)运行时,换热器、底盘和管线组成,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收稿日期:2009-05-06作者简介:金久杰(197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火力发电汽轮机设备的管理。 第3期金久杰等:某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改造及效果233自2005年l2月运行至今,机组的运行一直受凝汽器真空问题困扰,在当循环水温、流量等达到设计值时凝汽器的实际真空比设计真空平均低约1kPa,且高、低压侧凝汽器的真空差值小=于.5kPa,远小于设计的高压侧凝汽器的真空高于低压侧凝汽器的真空1.2kPa的压差。2真空系统的优化高压侧凝汽器的空气要经过低压侧抽出,由于两台凝汽器通过连通管相连,压力势必趋于均衡,造成两侧凝汽器的j÷转子,墩蕊j磐一:压差小于设计值。为了打破这种均衡,原设计在高、低压凝黍j鐾甓:ij}.|-|j气腔《蒺髂襁随婶轮汽器抽真空的连通管上安装了节流孔板,而现在当参数达到暖张||旋转蹄纂断囊化≯标准但是高、低压凝汽器真空达不到设计值,说明节流孔板图1循环泵工作原理图尺寸存在问题,如果适当缩小节流孔板,低压侧凝汽器的真整套系统采用闭式循环,进水口所进水源为凝结水,水空将得到提高,但对高压侧凝汽器的真空影响不大。所以用环式真空泵的轴封采用填料内供水密封方式。真空泵工作调整节流孔的方法虽然理论上成立,但如果要更换节流孔板流程如下:必须经过多次试验、调整才能找到合适的尺寸,每次试验必须破坏真空方能进行调整,所以在电厂是无法实现的。(1)启动真空泵电机,冷却水阀及系统进汽阀同时打开,真空泵即投入运行,水环建立后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另一种方法就是高低压侧凝汽器抽真空单独控制,因(2)气体经进气管进入真空泵中,压缩后经排气管排至此,对抽真空管道系统进行了改造:低压侧凝汽器抽真空管分离器,经气水分离后从止回阀排出。道不变,高压侧凝汽器与低压侧凝汽器的抽真空管道断开,(3)工作液通过输入调节器(或旁路)流人汽水分离器,取消节流孔。高压侧凝汽器喉部重新打孔,管道在凝汽器内的走向与低压侧相同。高压侧抽真空管道引出凝汽器后,合经换热器冷却后送人水环真空泵中,泵在运转过程中随气体并为一根母管,并接至真空泵抽真空母管的另一端。尽量远排出部分工作液,通过排气管排至分离器中,再经冷却送入离低压侧抽真空管道。为了达到一台真空泵抽一台凝汽器泵内,如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的目的,并尽量减少原系统的改动,设计在3台真空泵抽真1.3系统概述空母管上安装两个隔绝门,如图3所示。N一32100—1型凝汽器采用双壳体、双背压、双进双出、单流程、横向布置结构。凝汽器的冷却管排列呈带状,周围留有汽流通道可以使汽流进入管束内部,并且可以减少汽流阻力。每个管束中心区为空气冷却区,用挡气板与主凝结区隔开。不凝结气体与蒸汽经过空气冷却区时,使蒸汽能够大量的凝结下来,剩下的少部分蒸汽随同不凝结气体进入抽空气管。低压缸排出的蒸汽进入凝汽器后,迅速地分布在冷却水管的全长上,通过管束间的通道和两侧通道使蒸汽全面地沿冷却管表面进行热交换并被凝结成水,部分蒸汽则由管束两侧的通道流向管束的下面,对淋下的凝结水进行回热,剩图3改造后抽真空系统余未凝结的少量蒸汽和被冷却了的空气汇集到空冷区的抽空气管内,被抽真空的设备抽出。3改造后的效果分析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原设计为高压侧两根抽气管道经由连通管通向低压侧,分别与低压侧两根抽空气管道相接,低改造后,选取2008年同期同一台机组相近的运行工况压侧抽空气管道经由两根管道引至凝汽器外,合并为一根母进行对比,见图4、表2。管后再按到真空泵抽真空母管上,如图2所示。通过背压与热耗修正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出背压对热耗、功率的影响,下面就改造前后两个工况做一下简单的节能效果分析:降低发电煤耗的计算:6:———————一29271×'7×’7式中,6,为降低发电煤耗,g/(kW·h);Q,为影响热耗,kJ/h;为锅炉效率,%(锅炉效率近似为0.99%);为管道效图2改造前抽真空系统率,%(管道效率近似为0.94%)。 234汽轮机技术第52卷值1~t95.88kPa提高到96.325kPa,真空度提高0.445kPa,降低一一热耗0.427%,降低煤耗1.4r,/(kW·h)。錾翮:—.J+3.I/一:在550MW负荷时,在循环水14.5~C时,凝汽器真空平均!。I.一=;一11一咖一罂靛.08642024680.值由94.77kPa提高~1J95.525kPa,提高0.755kPa,效率提高∥;;;;0.7248%,降低热耗2.45g/(kW·h)。2}⋯j一.P,::r0⋯占⋯⋯一吉⋯⋯一⋯⋯‘⋯⋯一盍⋯⋯一s4结论背N_,/kPa(a)3Vtkea(a))2鼻33544.567.8910.5121sl821综上所述,本次凝汽器真空系统的改造对于提高凝汽器修正毒%》-0.58-0.63-0.51-0.280.0013.404.766.407.9610.6913.3515.774Vp,(I‘Pa(a))2.833.544.567.8910.512151821的真空、降低煤耗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影响机组真修正率<%》-0.22-0.30-0.32-0300.001.132.743.935.446.919.6312.051422空的因素较多、较复杂,本次改造后的试验与所取机组历史图4背压对热耗修正曲线运行状况不可能绝对一样,进而造成真空值略有差别。本改在600MW负荷时,在循环水14.5~C时,凝汽器真空平均造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上接第184页)轴向位置轴向位置(口)一阶振型(c)三阶振型图3模拟机轴系前三阶振型图表1模拟机前三阶固有扭振频率(4)通过计算发现,Holzer传递矩阵法在计算低阶频率阶次固有频率阶次固有频率时比较方便,得出的结果也与实际值比较吻合。(5)根据模拟机的设计结构,在实际计算时,将测扭齿轮00230.29的转动惯量平均分加到两端轴段上。同时,认为测扭齿轮的l2O.9O341.65刚度无穷大,其自身不发生扭转。在运行时,测扭齿轮将其前单元的扭转角直接传递到其后单元上。4结语参考文献[1]刘英哲,傅行军,编.汽轮发电机组扭振[M].北京:中国电力(1)本文在计算扭振频率时,由于利用插值法剩余量s出版社,1997.不可能恰好为零,所以当剩余量接近零时即认为所得结果为[2]黄娟,谢诞梅,等.改进RICCATI方法在计算轴系扭振特性对应的扭振频率。中的奇点问题[J].电力机械,2003.(2)同时根据振型来判断所得频率是否为正确值。[3]徐业宜.机械系统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3)由于改进的传递矩阵在实际中并不能理想地避免漏[4]唐贵基.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拟及次同步谐振试验研究根情况,故本文采用MATLAB编程,既有利于判断振型阶次,[D].华北电力大学,1999.又有利于矩阵运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