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ID:53877301

大小:1.8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10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考模拟(7)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理科数学高考模拟试题(7)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复数(,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则的值为()A.1B.-1C.3D.-3【答案】D【解析】【分析】由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得到实部和虚部,令其相等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知:,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及实部和虚部的定义,属于基础题.2.若,,则()A.B.C.D.【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集合B,再求并集即可.【详解】由,得..故选C.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描述法及并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3.向量,,若,的夹角为钝角,则的范围是()A.B.C.且D.【答案】C【解析】【分析】若,的夹角为钝角,则且不反向共线,进而利用坐标运算即可得解.【详解】若,的夹角为钝角,则且不反向共线,,得.向量,共线时,,得.此时.所以且.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量积研究向量的夹角,当为钝角时,数量积为0,容易忽视反向共线时,属于易错题.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确定直线过定点,点在圆内,得到答案.【详解】

3、过定点,且,故在圆内,故直线和圆相交.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确定直线过定点是解题的关键.5.有6名男医生、5名女医生,从中选出2名男医生、1名女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组,则不同的选法共有A.60种B.70种C.75种D.150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故应选C.考点:排列数组合数公式及运用.【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6.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可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所示,还原几何体,证明,计算表面积得到答案.【详解】还原几何体

4、,如图所示:连接简单计算得到,,故,平面,故.故,表面积为: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表面积的计算,还原几何体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且图像关于直线对称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周期和对称轴对选项进行排除,由此得出正确选项.【详解】由于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由此排除D选项.将代入A选项,,故是函数的对称轴,符合题意.将代入B选项,,故不是函数的对称轴,排除B选项.将代入C选项,,故不是函数的对称轴,排除C选项.故本小题选A.【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周期性知识,考查三角

5、函数对称轴的特点,属于基础题.8.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20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可分别填入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先由第一天剩余的情况确定循环体,再由结束条件确定循环条件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天,所以满足,不满足,故排除AB,由框图可知,计算第二十天的剩余时,有,且,所以循环条件应该是.故选D.【

6、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实际应用问题,把握好循环体与循环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9.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则的值为()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诱导公式得,进而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角所在象限得,再利用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可得解.【详解】由,得.因为是第二象限角,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10.已知函数;则的图像大致为()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则,∴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得或均有排除选项A,C,又中,

7、,得且,故排除D.综上,符合的只有选项B.故选B.考点:1、函数图象;2、对数函数的性质.【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1.已知抛物线焦点为,经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以下四个结论:①,②,③,④的中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B.2C.3D.4【答案】C【解析】【分析】设直线为与抛物线联立,由韦达定理可判断①,由抛物线定义可判断②,由可判断③,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及韦达定理可判断④.【详解】物线焦点为,易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为.由,得.则,①正确;,②不正确;

8、,,③正确;的中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当时取得最小值2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了设而不求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2.已知函数,,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答案】A【解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