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专题-倒装句》微课说明.doc

《文言文句式专题-倒装句》微课说明.doc

ID:54060584

大小:176.4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2

《文言文句式专题-倒装句》微课说明.doc_第1页
《文言文句式专题-倒装句》微课说明.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句式专题-倒装句》微课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句式--倒装句》 微课说明作品名称:《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微课适用对象:普通高中学生主讲:浏阳十一中 刘家斌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于高中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分析 :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学好的知识,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

2、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

3、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

4、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