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doc

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doc

ID:54154495

大小:30.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4

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 一、用发展观点精心“设计问题”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小学生获得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社会知识能力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教学实践证明:必须开放课本教材,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品德社会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一些过时内容,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节课中,交通信号、交通设施

2、等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社会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再如:在上《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节课,教师可围绕“带来的思考”这样小主题,根据学生课前调查,当前交通拥堵等情况,我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建议。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知道现实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自己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问题意

3、识”平台,让学生敢问     根据实践证明,构建“问题意识”平台,让学生敢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师道尊严”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教师教育理念有待提高的原因。由教育专家最新研究发现,从中小学生调查当中,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课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小学生只占13.3%;而初中生、高中生少之更少,只占5.7%、2.9%。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同学们的嘲笑。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

4、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小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