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

ID:5418428

大小:1.0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0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_第1页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_第2页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_第3页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_第4页
资源描述: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_舒敏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卷第2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No22003年6月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Jun.2003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舒敏华(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吉林四平136000)摘要:家与国的同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过来,由此产生的家国同构观念不仅未能促进家与国的良性互动,反而使两者拉开了距离和走向对立。同时,它还将出于自然之情的孝与忠互相结合,要求臣民对君主不仅要作理性上的绝对服从,而且还要作

2、感性上的父权认同,使其政权的合法性变得更加牢靠。最后,它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倡导民主政治的今天,匡清旧义,对这一观念作清醒的认识不无现实意义。关键词:家国同构;文化心理结构;忠孝;情感认同中图分类号:D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03)02-0032-04政治、经济是构成社会的二个基本因素,其一、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中,经济是许多事件得以最终解释的终极原因。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及包括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封闭的政治系统和以此相适应的单家国同构作为一种古代主流

3、文化认同和接一的社会意识形态。正是这种简单的社会结构凸受的思想观念,它的出现可追溯到很早以前,最显了家庭的社会地位及其重要性,这与现代社会迟在西周初年就已出现是没有问题的。古代的礼有很明显的区别。现代社会复杂而多元,重要特制常常被追溯到周公那里,而西周最重要的礼制征之一是存在各种社会组织,如经济组织、政治之一是宗法制,它的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组织、社团组织以及各种协会之类的中介组织。来确立政治关系,君臣关系往往就是父子关系。这些既是沟通家与国的桥梁和纽带,又使得现代换句话说,孝和忠在这里是合一的,这是家国社会整合方式和渠

4、道多元化。工会、共青团、政同构观念的本质内涵,吕美泉认为周易中[1]党等组织系统都是强有力的整合渠道。政治权威的家人卦有由家及国的思想,诗经中也[2]的渗透和影响的多渠道化特征分散了单个家庭的出现了家与邦连用的家邦一词。尚书洪负荷。而古代社会则是以家庭为圆心,家族和国范说:天下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后来的[3]家是仅有的两个起决定作用的组织系统,缺乏中孔子也曾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总之,到秦汉介组织,单个的家庭成为政权最直接、最根本的时期已相当成熟。它的出现绝非偶然,是中国古依托点和整合对象。家与国

5、的这种近距离接触和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本文拟从政治、对峙的社会特征为家国同构关系的出现准经济、文化及心理结构等几方面作一简单探讨。备了物质条件。1基于政治、经济的社会历史条件收稿日期:2003-03-20作者简介:舒敏华(1974),男,江西靖安人,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专业硕士研究生。32[4]2基于文化心理结构的原因明白的说明。事实上,认为家国同构观念的出现仅仅1.血缘:家国同构的基本依托点是出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片面的。众所周知,中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出发,随着社会生国不曾经历

6、过像笼罩西欧整个中世纪那样的宗教产力的提高,出现的剩余产品逐渐掌握在一部分文明,苦难的人们找寻不到聊以慰藉的精神家园,人手里,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阶级对立的出现,也不曾有过来自彼岸世界的诱惑。即与西方相比、标志国家特征的公共权力逐渐独立和上移到宗教的救世作用是很有限的。世俗的心灵始终关某个或某几个统治集团,而这几个集团既是行政注着现实人生和现实社会。于是,他们把摆脱苦组织又是通过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大家族。此难的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而将完善的政治后虽历经漫长的社会发展,但血缘关系在政治中和理想的社会寄托于圣人,所

7、谓圣人出,黄仍起着重要作用,否则无法说明宗法制何以久盛河清。孔子和孟子等思想家则充当了他们的代言不衰,也无法理解血亲集团的统治何以朝朝代代人,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心悦之,犹因循不败。同时,家庭也是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5]解倒悬也。今夫天下之牧,未有嗜杀人者也。上的亲亲组织,可见,血缘是家国同构关系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的基本依托点,肯定家和血缘的重要性是伦理政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治的客观需要。[5]之?以上思想直接反映了民众对明君的渴望情2.忠孝:家国同构在伦

8、理层面的结合绪。同时,无处不在的君主权威和无终食之间抽掉家国同构的外壳形式,其实质是忠孝一违仁的道德说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众的体,这是儒家学说的一贯主张。礼记祭统说:[6]思想,这大体上从心理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忠臣以事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孔子也家国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