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下的尘土》教案.doc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doc

ID:54223150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4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doc_第1页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毯下的尘土》教案雷红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学习用心理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朗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⑵划出文中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语句,结合文章结尾部分,把握人物形象及主题。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米妮的美好品质,养成诚实、善良、勤劳、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态度与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毯下的尘土》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2、地毯下的尘土》在本单元中被安排在第2课。这篇课文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比较好分析。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同时也是一篇值得仔细阅读、品味和借鉴的好文章。这篇童话除了具有语文教育的功能外,还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对当今的独生子女尤有教育意义。2、文章内容和结构这篇课文通过神奇浪漫的想像,刻画了一个善良、诚实、勤劳的小姑娘——米妮的形象,内容富有生活情趣,对少年儿童很有教育意义。故事一开始从妈妈的角度告诉读者,米妮失去了父亲,家里又很穷,还有一个残疾的妹妹.先交代主人公的身世,

3、这是童话故事常用的手法.米妮从小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妈妈患病而不能工作的时候,又是米妮勇挑重担,自己出去找工作,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故事。米妮来到了树林中的小屋,见到了十二个小矮人并答应替他们做家务。小矮人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作者十分巧妙运用心理描写手法,把米妮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生动感人。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好,看来同学们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今

4、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的王国,领略童话故事的魅力。(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二)整体感知课文:1、只看课文的题目:《地毯下的尘土》,你能想象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学生谈自己设想的故事)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个童话故事和我们设想诵读全文。3、诵读要求;:⑴思考米妮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这篇童话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4、学生活动:交流读书体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合作探究:(学生四人一小组,思考、讨论、交流)⑴学

5、生浏览课文,边读边圈出描写米妮勤劳能干的句子。并指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⑵哪几段文字集中描写了米妮的心理矛盾?“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四)拓展迁移:阅读下面的童话故事,并完成文后的思考题。小鸟的智慧小鸟和老鹰是好朋友,它们都有远大的抱负。在太平洋东岸生活久了,它们决定飞往太平洋的西岸,开拓一片新天地。主意一定,它们就开始做准备,它们采取分头行动的办法,想看看谁会先到达目的地。据说,从太平洋东岸

6、飞到西岸需半个月时间,在路上需多次休息、吃饭、睡觉,没有充分准备是不行的。老鹰准备了四件东西:一个大包裹,里面装满半个月的口粮一个大水壶,里面装满水;一只小木筏,是用来休息的;一个急救包,里面装有各种药品,用于不时之需。老鹰对这些东西很满意,它觉得,这样飞越太平洋会万无一失。当老鹰背起这些东西试飞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这些东西压得它气喘吁吁,它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老鹰想扔掉一些东西,但在它看来,哪一件东西都非常重要,非带不可。而带着这些东西却飞不起来,它陷入一种深深的矛盾中不能自拔,心情烦躁,不知如

7、何是好。就在老鹰不知怎么办时,小鸟却早已上路了,它只带了一件物品,那就是一根小树枝。飞得累了,它就把树枝放在海面上,站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就放下树枝站在上面捉鱼吃;困了,就放下树枝站在上面睡觉。半个月过去了,小鸟如愿以偿地飞到了太平洋西岸,那里的大好风景尽收眼底,它为此陶醉了。它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一片新天地。简单让小鸟获得了成功,而老鹰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只能在东岸患得患失,它想得越多离成功越远。1、你怎样评价这篇童话故事中的老鹰和小鸟?2、这篇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你从这个故事

8、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