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122《滑轮》导学案.doc

新人教版122《滑轮》导学案.doc

ID:54233592

大小:81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新人教版122《滑轮》导学案.doc_第1页
新人教版122《滑轮》导学案.doc_第2页
新人教版122《滑轮》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122《滑轮》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2《滑轮》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杠杆平衡条件是2、杠杆可以分成哪几类,分别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一)、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2、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表一:1、钩码G=1N2、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

2、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的。(填“是”或“不是”)表二:1、钩码G=1N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的。(填“是”或“不是”)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不动,不能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滑轮。表二中:滑轮___,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______,所以该滑轮是滑轮3、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

3、的作用呢?我们可以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用尺子测量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可得出的关系是:。图3(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下图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即:使用动滑轮省。用尺子测量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可得出的关系是:。友情提示: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

4、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我的收获:定滑轮可以,但不能,也不能。若不考虑摩擦,F=G;s=h.。实质是一个杠杆。动滑轮可以,但是要,且不能。若不考虑摩擦,F=(G物+G动),s=2h.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二)、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是否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讨论并完成: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并动手组装)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钩码被几段绳子承担?弹簧测力计示数又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进一步分析

5、得出: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2、我的收获:滑轮组特点:既可以,又可以。省力公式:使用滑轮组时,若承担动滑轮的段数为n,则:(1)若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时F=(2)若必需考虑动滑轮的重力时F=(G物+G动)。且,S绳=nh物三、自我检测1、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在需在省力时,要使用或。2、如图所示,物体甲乙的重力都是200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时,F甲=N,F乙=N;若滑轮重均为20N(不计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时,F甲=N,

6、F乙=N。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1m,则甲中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乙中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四、我的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