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pdf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pdf

ID:54593045

大小:203.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2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pdf_第1页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pdf_第2页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6期一41一钱荷英,高丽,张月华,等.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41—43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家蚕品种抗BmNPV性能钱荷英,高丽,张月华,孙平江,徐安英(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18)摘要:通过经口添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比较家蚕新品种871C、872C及其杂交种和871、872及其杂交种对BmNPV抵抗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家蚕新品种具有很强的抗BmNPV性能。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品种进行辅助选择,抗性品种871C、872C显示为阳性,而易感品种871、872显示为

2、阴性;并在抗病品种中扩增出长度为999bp的DNA片段,推测该分子片段与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相关。关键词:家蚕;BmNPV;抵抗性;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88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6—0041~03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俗称“血液型脓病”,是由于家BmNPV能力,为培育优质、高产、具长久稳定抗BmNPV能力蚕感染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uclearpolyhe.的实用新品种奠定基础。dmsisvirus,BmNPV)而引发的,是目前生产上主要的家蚕病1材料与方法害,对蚕茧生产造成了很大危害。自1947年Berg

3、old分离纯化出家蚕脓病病毒⋯以后,各国科学家对该病毒的结构、侵1.1家蚕品种染方式和途径、遗传规律,以及针对该病毒提出的各种防病、供试的家蚕品种为871、872、871×872、872×、871、871C、抗病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育种角872C、871C×872C、872C×871c(带C为抗BmNPV品种),均度来说,培育对病原有强抵抗力的品种将是最有效、也是最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品种资源室提供。保低碳解决生产问题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1.2主要试剂及工具酶的进步,各种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利用在抗病育种中得到了很蛋白酶K、PCR回收试剂盒

4、、TaqDNA聚合酶、PCR配套好的利用。。J。缓冲液、4dNT等购自TaKaRa公司,JM109感受态细胞、Ecoli笔者从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中获得了一份抗病材料,经菌株等为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产品。遗传分析所发现的抗病基因为显性主基因遗传模式。以1.3引物合成春用蚕品种871、872和耐病主基因的载体品种为育种亲本,根据GenBank中已经公开的与家蚕BmNPV抗性基因连采用基因导入、杂交、回交、纯合固定等方法,导入耐病主基因锁的DNA序列(AY380833.1),用Pfime~.0软件设计1对特获得蚕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异性弓l物antiNP

5、V—F(5一TcACACAGTCAAAAcccGT一3)会审定。和antiNPV—R(5一TGTAGAAAATCCTCCCCCT一3)。弓l物从已育成的抗性品种推广情况看,一般隔若干年后往往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会因为基因漂流、新变异产生u、地理环境的改变等原因造1.4攻毒方法成品种的抗病能力降低。因此,每隔几年应该对品种的抗病采用经口添毒的方式,将1×10NPV多角体/mL浓度的性做测试,检验抗病能力是否下降,以便及时研究应对措施,病毒逐级稀释成1×10、1×10、1×10、1×10多角体/mL,防止因抗病基因的遗失给生产上带来消失。另外,用分子标共5个浓度梯度;8

6、71、872及其杂交种(正反交)用1×10~记辅助育种的手段,从分子水平(DNA)上准确地追踪抗性基1×10多角~k/mL这4种病毒浓度添毒,871C、872C及其杂因或者与抗性基因连锁的DNA片段,则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交种用1×10~1×10’多角~k/mL这4种病毒浓度添毒。限,提高检测抗病性能的效率。取2龄蚕,分别数3O头于二重皿中,然后将不同浓度的病毒通过经口添毒的方法,比较抗病家蚕品种与原系统抗液涂抹于直径为2cm的桑叶上,每张叶片5O,稍干燥后BmNPV能力,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抗病基因筛选,并用抗病每个试验区给桑叶4张(可在二重皿盖上平铺湿纸补湿)。基因(与抗病基因

7、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家蚕品种的抗24h后饲喂新鲜桑叶,每天2次,统计病蚕头数,用SPSS16计算半致死浓度(Lc。),调查抗病品种及原系统品种的抗病性。收稿日期:2012—11—091.5基因组DNA的提取基金项目:江苏省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编号:NY2010026)。参照夏庆友等的方法,取试验品种的家蚕蛾子头部放作者简介:钱荷英(1971一),女,江苏溧阳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入加有家蚕基因组DNA抽提缓冲液(10mmol/LTris—HC1,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Tel:(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