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

ID:54696628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9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1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2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3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五、《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导学案班别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5、做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重难点】重点:目标1、3难点:目标4、5,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课前自主学习】第一课时资料链接:1、了解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2、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2、孟子名言(1)尽信书,不如无书。(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 知识预习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出自《》,作者,战国时期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附“四书”:《》《》《》《》)2、给加点字注音:苟得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不屑乡为身死3、停顿示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4、对照注释,理解识记以下词语【所欲】【得兼】【有甚于】【苟得】【恶】【患】【使】【何不用也】【由是】【是故】【非独】【勿丧】【箪】【豆】【羹】【呼尔而与之】【蹴尔】【不屑】【万钟】4【何加】【

4、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本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朗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目标1、2※检查预习效果二、朗读课文,试译课文、合作学习、交流反馈、达成共识。(掌握本节课的实词和虚词及重点文句)三、达标测试。翻译下列句子。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蹴尔而与之(蹴:_____)所恶有甚于

5、死者,故患有所避不也。(患:__________)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_________)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奉:__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1)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2)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3)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4)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

6、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④此之谓失其本心。⑤故患有所不辟也。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⑦乡为身死而不受。  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⑨乡为身死而不受。4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4、做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课前导学】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

7、文中的意思。(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3、)此之谓失其本心。译:(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译:课堂活动一、明确目标※朗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目标1、2※检查预习效果二、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课文结构。1、概括本文大意。2、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写出大意并理清论证思路。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三、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交流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展示)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

8、是?2、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4、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四、拓展延伸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