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ID:5580812

大小:44.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2-19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1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2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3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4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前自学一、基础积累1列加点的字注音。死亦我所恶()蹴()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二者不可得兼()(2)义,亦我所欲也()(3)故不为苟得也()(4)患有所不辟()[:学科网ZXX]()万钟于我何加焉()(6)非独贤者有是心()(7)贤者能勿丧桑耳()(8)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前自学一、基础积累1列加点的字注音。死亦我所恶()蹴()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1)二者不可得兼()(2)义,亦我所欲也()(3)故不为苟得也()(4)患有所不辟()[:学科网ZXX]()万钟于我何加焉()(6)非独贤者有是心()(7)贤者能勿丧桑耳()(8)蹴尔而与之()3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通(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通(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通二、孟子及《孟子》介绍《孟子》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

3、今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积累名言孟子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学习目标  1、理解难词难句,了解大意。  2、学习古人运用具体事例和借助比喻的方法。  

4、3、理解主旨,体会作者“舍生取义:的思想,加强自身修养。时安排:1时堂学习  一、整体把握,疏通意  1、在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回答,并谈谈你阅读本的感受赞扬了的人;批评了的人。[:学_科_网Z_X_X_]看法:  2、本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中的“是心”和“本心”指什么?请结合全并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保有本心”和“失其本心”的事例  二、句段品读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4这段字用“鱼”比喻,用“熊掌”比喻,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运用了的论证方法,产生的效果是。“不为苟得”和“患有所

5、不避”的原因分别是和(用原回答)。6者认为比生更重要的事,比死更令人厌恶的是(用自己的话语回答)。7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为什么“贤者能勿丧耳”?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住“本心”?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阅读第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8请分别用一句概括本段所举例的两个事例。(1)(2)9“是亦不可以已乎”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三、探究质疑10你觉得怎样看待作者的人生态度?11、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话,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回顾总结,自我检测(一)堂上练习1、本选自《》

6、,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主张是,他认为人之初。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1)死亦我所恶________(2)一箪食,一豆羹________(3)蹴尔而与之________(4)乞人不屑也3、一词多义。为[:学,科,网Z,X,X,](1)今为()(2)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乡为()身死而不受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是亦不可以已乎B已逃秦已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D惧其不已也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所识穷乏

7、者得我与/卒卖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是亦不可以已乎/实事求是D故不为苟得也/温故知新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箪食,一豆羹/百姓郭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B妻妾之奉/奉命于危难之间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入则无法家拂士D死亦我所,所恶有甚于死者/皆以美于徐公7、翻译下列句子。(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7)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8)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学≈科≈网]8、本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