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

ID:54711021

大小:32.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学形式磨课教师刘芳单位新乡九中课题名称地毯下的尘土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有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学生对于童话故事兴趣较浓厚,也能够较快的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学生为普通班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高,需要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对于《地毯下的尘土》故事发展的关键点可能不够关注,对于故事内涵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本文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把握题目与文章关键点联系,并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勤劳诚信美德的培养。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二)分析米妮的形象,

2、学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勤劳诚实的美德。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①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②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③读懂义,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充满了神奇浪漫想象的文段。2.导入新课(二)诵读活动1.个人朗读、分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相结合,诵读全文。2.诵读要求与策略①文题是“地毯下的灰尘”,从全文看,这个题目有何深意?②你在预习时对米妮这个小姑娘的形象已有了初步了解,在诵读时请进一步加深你的感受。(三)思考活动1.学生活动要求将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的

3、感受结合起来,思考读前老师提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2.教师辅助策略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试着另拟课文标题,说说自己的喜好,以体会课文标题的深意。(四)交流活动1.关于标题的深意明确:《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耐人寻味。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通读全文便可知,“地毯下的尘土”是课文所叙故事的关节点,它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姑娘米妮自觉主动地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是表现米妮诚实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揭示作品主题的一个主要内容。故事的开头也不像下般的文章那样讲究什么扣题呀,点题呀什么的,而是从小米妮的身世讲起

4、,经过层层的铺垫之后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才点题,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2.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明确:米妮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诚实的好孩子。3.活动方式站在孩子角度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养成敢于质疑、不人云亦云的学习习惯,对所拟标题有创意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促成自由争鸣的“场效应”。(五)品析活动1.浏览课文要求:边读边圈出描写小姑娘勤劳的句子。2.讨论交流明确:①父亲去世早,米妮从小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正洗盘子,擦地板,把家里弄得漂漂亮亮的②自己出去找工作,来到了树林中的小屋面小屋中十分脏乱

5、,竟让米妮“吃惊地缩回了脚”铺垫下文的勤劳善良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就开始整理房子勤劳且乐于助人描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勤劳且有条不紊写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③小矮人非常“高兴和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侧面描写晚上小矮人们回来了,……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④“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屋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1.文中两次写小姑娘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明确:窗外的景色是“从未见过的美丽景象”,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连干活都忘了”,于是“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了”;作者又用星星的

6、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第一次描写,引出了故事的重点情节“地毯下的尘土”,第二次描写,引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也引出一段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使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之上。l重点品析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句尾用惊叹号,表明米妮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l活动策略①诵读、感受、交流。②默读品味。(一)总结活动1.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确: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亠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了“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7、”的良好习惯,2.米妮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向米妮学习?活动策略:本题可由同学自由发挥。板书设计地毯下的尘土诚实米妮————美德勤劳作业或预习专题研究:独生子女独立自主情况的调查研究方向:独生子女是否有自律意识,自律能力如何?在今天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谈“自律”是否过时?成果形式:调查报告教师指导:抽样调查,对照比较,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评价。自我评价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