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果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doc

刘翠果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doc

ID:54719029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刘翠果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doc_第1页
刘翠果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doc_第2页
刘翠果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刘翠果教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目化学课题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授课教师刘翠果单位尼尔基第三中学教材版本粤教版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在本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较难理解。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气这一章的内容,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能确信空气的存在。这节内容所接触的是抽象的分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及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也为将来化学学习垫定了基础。本节课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领域的开始。初三学生具备

2、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通过一些实验归纳分子的一些特性。教学目标1.分子基本性质的掌握。2.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学会从常见现象进行合理的推理来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4.激发对物质的探究与,建立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可分的观点。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微观想象力,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法学法讲授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实验药品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二、学习目标PPT:三、新知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实验探究:1.香

3、水中分子的扩散2.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请把实验现象填在教材的空白处:比较这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分子,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推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三,PPT展示提出分子概念的是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四,通过实验和学生一起归纳分子的性质1,通过氨分子运动的实验---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2,

4、通过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分子之间有间隔。(R气>R液>R固)通过PPT展示一滴水里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面的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要9000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3,固态酒精和液态酒精都能燃烧,水不能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相同四,回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提出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在学生学会从分子的角度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培养学生的归纳总

5、结能力。学会从分子的角度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板书设计一、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二、分子的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四,纯净物: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课后反思对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的理解要充分的讲解,避免学生出现混淆。讲课过程合理的安排时间,讲解氨水的时候应该注意让学生体验氨水的气味,通过体

6、验,让学生规范对闻气味的操作。讲授过程中,未能很好的过渡语言。注:教学准备包括教具、实验器材及其它用品。呼伦贝尔市教育研修学院初中教研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