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oc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oc

ID:5472585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oc_第1页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oc_第2页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宜城市汉江中学——杨豪一、课题研究背景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我们之所以特别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

2、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然而,探究式学习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它所需要的教育环境条件,特别对教师观念转变、理解水平的要求等等,不是课程标准本身就能解决得了的。由此引发一系列困惑、疑虑、担忧也都是很正常的。当前,急需的工作就是要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梳理,对一些牵涉教学实施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回答,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效。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素质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

3、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破除“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旨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在“主动”中求知,在“合作”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三、概念的界定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

4、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改变学生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探索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研究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研究以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例为引导,突出研究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5、、规律,其具体研究内容分两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以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为重点,主要是:①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教育心理学专著②探究性学习的理论③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兴趣、探究能力、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等几方面。第二阶段,以探究性学习的行动实践研究为重点,主要是: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②探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③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五、研究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设计问题和表格,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总结归纳。2、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学生

6、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我校学生探究性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3、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近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六、研究原则开展本课题研究,我们除遵循思想品德教学的一般原则外,还特别遵循了以下四项主要原则。1、

7、主体中心原则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主体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就是要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2、指导性原则教师指导在探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明确问题的实质,明确探究的方向,并掌握探究的具体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取自信和动力。3、实践性原则实践体验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探究欲强。因此,探究性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4、激励性原则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突出

8、表现为好动,耐挫力弱,情绪不稳定,不持久,故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关注,鼓励,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与热情。七、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3、10--2004、3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1)召开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会议,商讨课题研究。(2)查找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业务培训。2、实施阶段: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