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

ID:54923576

大小:713.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04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_第1页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_第2页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_第3页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_第4页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金融纵横2014.05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摘要: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96年1季度至2013年2季度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证部分将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分成两步:第一步是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第二步是信贷市场到实际产出的传导;同时,采用分段计量的方法比较三个时段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效应。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是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还是信贷市场到实际产出的传导,都显现了“第二时段的传导存在偏差、第三时段重回正轨,传导效率下降又逐步扭转”的特征。我们

2、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46(2014)05—0018—1l一、绪论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最频繁的就是利率工(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具。那么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首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效果和规律如先对利率产生影响,再通过利率引起其他经济何?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变量如消费、投资、汇率以及出口等因素的变市场化进程以及发挥利率调控作用的最大化

3、化,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机制和过程。改革开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已初步形成了以(二)文献综述信贷传导途径为主,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传1.国外文献综述导途径并存的格局。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西方货币经济理论中,利率渠道一直被的逐步深入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贷传导认为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传导渠道,在过去的途径的作用将逐渐减弱,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数十年中都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传导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总体来说,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利率传导机制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环境仍面临重重问的效应研究以及货币中介

4、目标的研究两个方题。受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面:速放缓,经济结构方面,投资居高不下、通胀压(1)利率传导机制的效应研究。Gelb力反弹、消费市场疲软、外贸依存度较高。为(1989)以34个国家1965—1985年21年问的了平抑经济周期和解决国际经济环境给经济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利率政策与投资效率和经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货币当局运用了多济增长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利率水18金融纵横2014.05平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济的发展,而金融压抑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系,但与投资水平的关系不显著,与经常

5、账户实际负利率和过紧的国家管制,基于此文章的变动亦无显著相关性。Morriset(1993)基于阿结论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政策主张,其中最根廷数据的研究显示私人投资的利率弹性不主要的即金融深化。这一研究对于转型中的明显。Thirlwall和Warman(1994)的研究显中国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示利率对投资水平的影响为负。Pikkani2.国内文献综述(2001)采用多方程结构模型研究爱沙尼亚的2005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随着我国货币利率传导机制,其结果显示欧洲央行的利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应更多率政策冲击的确会

6、影响银行利率和信贷,但长地加强对价格工具的运用,降低对数量工具的期效应逐步衰减。Rajumund(2009)用SVAR依赖。这就要求更多地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模型研究了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国家1999—即要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作2008年货币政策传导情况,发现货币政策冲用。目前,国内学者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击对GDP的影响非常大,利率上升、交易需求制的效应研究方面,普遍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下降导致M3下降,伴随货币冲击及利率上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以及社会经济主体对利升,GDP增速明显下降。率信号的敏感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利

7、率政策的(2)货币中介目标的研究。西方国家货有效性,利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利足。谢平(2004)认为中国的利率变动与储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回到利率的演变过程。蓄、消费、贷款和投资的相关性都不强,利率不JohnB.Taylor(1993)对美、加、德、法等7国进具备成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条件。黄行了实证考察,发现实际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安仲(2006)对现阶段我国Is曲线斜率的稳定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其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IS曲线斜固定资产投资都与实际利率呈

8、负相关关系,消率的正负性不稳定,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公费和存贷投资也对实际利率相当敏感,据此认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与利率之间的关为中央银行应当把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系不稳定,因此利率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Estrella和Mishkin(19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