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

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

ID:54961577

大小:1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5

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_第1页
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_第2页
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_第3页
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人教选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素材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 第一号宫殿基址自1960年秋季开始至1964年春季,共进行六次发掘,发掘面积约7100平方米。以后工作停止有八年,自1972年秋季恢复发掘工作,至1975年春季又发掘五次,发掘面积约6300平方米。先后共进行十一次发掘,揭露面积共约13400平方米。 第一号宫殿建筑基址位于二里头遗址的中部,在第Ⅴ发掘区。在宫殿基址的东面为圪垱头村,西面是翟镇公社的化工厂,南、北两面各有一条东西向的田间大道。 宫殿建筑基址是一座大型的夯土台基,形状略呈正方形。方向352°。在东北部向西凹进一角,

2、东西宽20.8米,南北(东边北段)长47.8米。台基西边长98.8米,北边长90米,东边南段长48.4米,总长96.2米,南边长107米,总面积达9585平方米。台基面大体平整,高出当时地面约0.8米,东、南、西三面的台基折棱处呈缓坡状,表面有路土层,有的铺一层料礓石面。如台基西面折棱处比台基面低5~10厘米,表面有一层路土,有的地方被灰土层覆盖,厚4~5厘米,台基北边规整,界外为平整的路土面。在台基上保留大量的柱洞、柱基槽、木骨墙基和主体殿堂的下部夯土基座。根据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在台基中部偏北处有一座主体殿堂建筑,四周有回廊相围,南面有宽敞的大门,东

3、面、北面有两个侧门,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原建筑颇为壮观。 第一号宫殿基址的建筑结构 为了解宫殿基址的建筑结构和有关建筑技术的问题,我们在夯土台基的中部开长70米、宽2米的探沟一条,另在夯土台基的边缘部分进行了少量的解剖工作,这对于了解第一号宫殿的基址、木骨墙、柱洞、柱基槽和柱础石等结构都很有帮助。 (1)宫殿基址与夯土结构第一号宫殿建筑夯土台基的夯层很薄,每层厚4.5~9厘米,夯印密集清晰,土色纯净,质地坚硬。夯窝圆凹,直径4~6厘米。夯土台基行夯的程序是,首先清理地基,对主体殿堂的地基要求很严格,挖土很深,台基的边缘部分地基较差,还保留有若干属于早期

4、的灰坑等遗存。其次是夯筑低洼地面,再夯筑主体殿堂的基座,最后在四周大面积行夯,筑成整个夯土台基。其中主体殿堂的基座整个台基的主体,表面比整个台基高出10~20厘米,平面呈长方形,上部长、宽为33.5米×22米,底部大于上部,最低层部分已深入现在的水面以下,水面以上部分夯土总厚3.1米。 在殿堂建筑基座的下部,平铺有鹅卵石三层以加固地基,鹅卵石层的面积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30用心爱心专心米,略小于基座的底部。鹅卵石的排列,以上层最密集,中层次之,下层最稀。每层厚约20厘米,总厚60~65厘米。由于用土的不同,可以看出夯土有几种不同的颜色,主体夯土基座

5、的夯土分D、E、F三层。D层为深褐色夯土,深1.05米,厚1.65米,质地较硬,夯窝清晰。E层为花夯土,深2.7米,厚1~1.1米,中间包括三层鹅卵石。F层为黄褐色夯土,深2.9米,遇地下水不到底,土质十分坚硬。 基座以外的夯土台基,一般厚2米左右,到台基的折棱以外部分,夯土的厚度已不足1米,看来夯土台基是一次夯筑成的。这部分台基也包括三层夯土,A层为红褐色,深1.15米,厚0.25米,质地较硬,表面有一层砂土。B层为褐色夯土,深1.3米,厚0.25米,土质坚硬,与A层夯土有明显区别。C层为花夯土,深1.6米,厚2米,表面有一薄层砂土,下面即是生土,是

6、台基的主体部分。另在边缘部分和折棱处有经过二次夯筑和铺垫料礓石面的现象。 (2)木骨墙基墙基是宫殿台基筑成以后,为建筑围墙的需要而重新挖开的基槽。口大底小,槽壁略有倾斜,槽口宽0.45~0.6米,底宽0.34~0.5米。一般深0.4米,最深为70厘米。有的仅存底部,基槽上部被毁。在墙基槽的中间有一排小柱洞,口径0.14~0.17米,间距约为1米,排列不甚整齐。 这种木骨墙不仅可以隔绝宫殿的内外,又可负荷回廊顶部建筑之重量,筑法和作用与柱基槽大致相同,木骨墙在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中就已经存在,在安阳殿墟也曾发现过,在当时是较为进步的筑墙技术。 (3)柱

7、洞柱洞是指第一号宫殿建筑的木柱埋在地面下的一部分,木质腐朽后所形成的遗迹。柱洞多呈圆筒状,在柱洞的底部有一块或数块柱石,柱洞一般深0.5~0.6米,最深的达1米以上。现存柱洞内有木柱腐朽后的木灰,呈银灰色粉末状,木灰尤以接近柱石的底部最密集,厚度0.1~0.25米。其中有的夹有碎陶片、红烧土等物,也有少部分的柱洞口部填土较硬,与柱洞外面的夯土不易区分。其中主体殿堂的檐柱柱洞在口部往往堆积有经火烧成红色的草拌泥块和夯土块(如檐柱54、83、249、250、253号柱洞等)。以54号柱洞为例,呈圆筒状,口径0.40~0.42米,深0.75米,洞内堆积可分为

8、两层。上层为红烧土块,厚0.42~050米,高出洞口,在洞口外形成一个直径0.32米的红烧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