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

ID:5505772

大小:10.67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1-16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_第1页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_第2页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_第3页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_第4页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类-牙周病微生物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牙周病微生物学第一节概述目前公认牙周病系多因素疾病,牙周微生物生态系的复杂性、个体对微生物的易感性的差异,使其病因远较龋病等复杂。目前,有关细菌病因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远未明了ETIOLOGYOFPERIODONTALDISEASES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2牙石、食物嵌塞、创伤等牙菌斑生物生物膜遗传、性激素、吸烟、系统性疾病始动因素局部促进因素全身影响因素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3二、菌斑生物膜分类──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间的相互作用称periodontalecosystem。在牙周生态系中,

2、由于龈上和龈下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故将牙周菌斑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一)龈上菌斑:以G+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为主,受食物及唾液等影响较大,多与龋病发生、龈上牙石形成有关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4(二)龈下菌斑:以G-兼性或专性厌氧菌为主,与牙周组织破坏关系最为密切。解剖和理化环境特殊,能动菌、尤其是厌氧菌能在龈下环境定居。又可分为附着性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5白垢(软垢):组成、作用:良好细菌培养基附着性菌斑非附着性菌斑直接附着于牙面/牙石上不延伸到结合上皮不接触龈沟上皮可能与龈上菌斑相连游离于附着性菌斑和龈沟上皮之间可以延伸到

3、结合上皮接触龈沟上皮可穿透上皮屏障进入牙龈结缔组织以G+细菌为主以G-厌氧菌、可动菌和螺旋体为主与龈下牙石的形成及根面龋、根面吸收、牙周炎有关是牙周破坏的“进展前沿”,和牙周病活动性有密切关系解剖特征微生物组成与疾病的关系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6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8三、牙菌斑生物膜生态学1999年,Socransky发现,龈下细菌聚集有一定规律──6个主要微生物复合体(一)非特异性菌斑学说(non-specificplaquehypothesis)‘‘牙周病是由非特异性的口腔正常菌群混合感染所致’’。不同个体或牙位之间、不同类型牙周病之间菌斑组

4、成是相似的,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数量和毒力增加或机体抵抗能力下降。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9四、牙周菌斑致病学说(二)特异性菌斑假说(specificplaquehypothesis)牙周病是一组病因和临床进程各异而症候相似的疾病。只有某些特殊微生物是牙周致病菌,当它们存在于菌斑中或达到一定数量,即可致病;强调菌斑细菌的质、即微生物的构成不同。(三)折衷的观点(菌群失调假说)(dysbacteriosishypothesis)牙周病是一群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疾病,某些类型是由外源性特殊微生物感染所致,而另一些则由内源性口腔正常菌群失调或某些细菌过度增殖而成机会

5、性致病菌所致五、日益关注的病毒研究目前普遍认为疱疹病毒(herpesvirus)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近年来研究表明HCMV、EBV-1和HIV可能与牙周病的发病有关HSV结构示意图第三节牙周细菌致病机制(一)细菌侵袭:粘附-定植-入侵。目前认为细菌可侵入牙周组织,甚至达到牙槽骨或牙骨质(二)体内繁殖(三)抑制或躲避宿主防御功能: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特别是吞噬细胞(四)损害宿主牙周组织:细菌抗原、各种酶、毒素及代谢产物可直接刺激和破坏牙周组织,或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造成损伤1、菌体表面物质内毒素(endotoxin):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

6、S)脂磷壁酸(lipoteichoicacid,LTA)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OMP)纤毛蛋白(fimbriallin)胞外膜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CV)2、致病相关的酶类:胶原酶(collagenase)、蛋白酶(proteinase)、透明质酸酶等3、毒素:白细胞毒素(leukotoxin,LTX)、抗中性粒细胞因子等4、代谢产物:有机酸、硫化氢、吲哚、氨、毒胺等第四节牙周致病菌在牙周菌斑中多数属正常菌丛,仅少数细菌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损区可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它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

7、致病性,能干扰宿主的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periodontalpathogen)牙周病类型可疑致病菌种类牙龈炎粘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微小消化链球菌黄褐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妊娠期龈炎中间普氏菌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奋森密螺旋体牙密螺旋体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福赛类杆菌直肠弯曲杆菌具核梭杆菌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伴放线放线杆菌牙周疾病与疾病的关系四、重要的牙周致病菌充分证据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