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pdf

ID:55062808

大小:137.3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pdf_第1页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2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高万军,祁楠(1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400;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肝癌组织(肝癌组)和15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中的OPN与GP73,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肝癌患者肝脏组织中两者的表达变化。结果肝癌组OPN表达阳性率为71.1%(32/45),GP73表达阳性率为91.1%(41/45),高于对照组的15%(3/20)、0%(0/20)

2、,P均<0.05。OPN和GP73的表达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Edmondson分级和TNM分期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69,P<0.01)。结论肝癌组织中OPN和GP73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二者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关键词:肝癌;骨桥蛋白;高尔基体糖蛋白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4.02.023中图分类号:1173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14)02-0060-02原发性肝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到淡黄色、棕黄色和棕褐色分别计0、1、2、

3、3分,阳性细10%llJ,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骨桥蛋白(OPN)是胞百分比0%、1%~25%、26%~50%、>50%分别一种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的计0、1、2、3分,两项评分之和≤3分为阴性,>3分蛋白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是近期为阳性。发现的一种糖蛋白,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J。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组本研究观察了肝癌组织中OPN、GP73的表达变间比较采用检验,两指标间采用有序分组资料的化,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病的关系。等级相关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1资料与方法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2结果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经手术切除留取标本2.1OPN、GP73表达肝癌组OPN阳性32例(肝癌组)。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35—75(71.1%),GP73阳性41例(91.1%),高于对照组岁,平均54岁。术前均未接受过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的l5%(3/20)、0%(0/20),P均<0.05。疗栓塞术(TACE)治疗及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2.2OPN、GP73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病理Edmondson分级I~Ⅱ级31例,Ⅲ一Ⅳ级14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Edmondson分级和TNM分例。TNM

5、分期I~Ⅱ期24例,Ⅲ~Ⅳ期21例。另期者肝癌组织中OPN、GP73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取2O例因肝脏良性肿瘤或肝脏外伤手术切除的正均<0.05)。见表1。常肝脏组织作对照组,镜下证实全部为正常肝脏组2.3肝癌组织中OPN、GP73表达相关性肝癌组织。两组性别、年龄资料具有可比性。中,OPN和GP73均阳性表达者32例,均阴性表达1.2OPN、GP73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OPN者6例,OPN阳性、GP73阴性6例,OPN阴性、GP73和GP73染色阳性主要在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阳性5例。OPN与GP7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状。分别用低倍和高倍镜观察切片,选取染色情况

6、相关关系(r=0.569,P<0.01)。较好的部位。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3讨论(400×)进行着色细胞计数。根据阳性细胞着色程OPN是细胞基质中一种亲水性的分泌型结合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判断结果。着色程度按无色、磷酸糖蛋白,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j。多项研究显示,OPN在前列腺癌、乳腺癌、骨肉瘤、黑色通信作者:祁楠素瘤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J。有研究60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2表1OPN、GP73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可能起到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对肝癌侵袭和转移的评估有积极意义。但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在肝癌

7、侵袭转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GaoJ,XieL,YangWS,eta1.Riskfactor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currentstatusandperspectives[J].AsianPacJCancerPrey,2012,13(3):743-752.[2]DengB,ZhangXF,ZhuXC,feta1.CorrelationandprognosticvalueofosteopontinandBcl-2inhepatocellularcarcin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