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2)导学案.doc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2)导学案.doc

ID:55081845

大小:5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7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2)导学案.doc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2)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2)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耳和听觉(2)七年级科学(下)组别_____姓名_____主备人:日期:2013/03/审核人批改【学习目标】1.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学习内容】书本P54—P60【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听觉产生过程:()(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听觉)。二、程序一:认真阅读课本P54—P60,在课本上划出关键1、乐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高低(越大,越高)()--声音的强弱(越大、离越近,就越

2、大)()(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等有关)2、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到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到赫兹之间。高于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3、列出噪声的危害4、控制噪声的途径(1);(2);(3)。三、程序二:1、有一男高音在高声歌唱,前后两个“高”字各指什么?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很。“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3、“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减弱噪

3、声的。四、课堂小结:五、当堂训练:学习目标:1、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蚊子的叫声高,牛的叫声大。2.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D.禁止停车3.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是()A.音调、频率和音色B.响度、振幅和音色C.音调、响度和音色D.响度、频率和音调4.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振幅不同5.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

4、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6、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A、汽油味太重B、车速过快C.汽车的震动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