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pdf

ID:55098022

大小:221.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pdf_第1页
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4·临床合理用药2015年4月第8卷第4A期ChinJofClinicalRationalDrugUse,April2015,Vo1.8No.4A·用药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吴燕,马迪【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

2、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甲钻胺治疗DPN有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补阳还五汤;甲钴胺;神经传导速度【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

3、296(2015)04A一0034—02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5.10.02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1.4观察指标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腓总神经、正一其发病率可高达47%一91%⋯,近年发病趋势不断增长,,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但发病机制至今未明,DPN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1.5疗效判断标准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为标准j,显效: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原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状基本消失,肌腱反射正常

4、,针刺痛觉正常,肌电图检查神经传疼痛。DPN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导速度增加(~>5m/s);有效:症状有所改善,肌腱反射及针刺的研究报道正日益被医学界所重视,目前治疗该病控制血糖是痛觉好转,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改善(<5m/s);无效:症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其次是营养神经、抗氧化、改善循环等对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治疗。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对DPN的中西医结合治数×100%。疗做过诸多尝试,本次临床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牙±s表

5、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用补阳还五汤治疗DPN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1资料与方法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DP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O例。治疗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45~2.1临床疗效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75岁;糖尿病病程5一lO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3个月一3年。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8—74岁;糖尿病病程5~10表12组临

6、床疗效比较[例(%)]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5个月一3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2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MCV、1999年2型糖尿病(T2DM)标准;有不同程度下肢麻木、疼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痛及感觉障碍等DPN表现;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经电生经、正中神经MM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理检测明确

7、有周围神经损害。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神经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变。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表2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s,m/s)诊断标准》气虚血瘀型及《现代中医神经病学》消渴症见组别时间MMCVSNCV肢体麻木、肢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舌质暗,边有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齿痕,苔薄白,脉细涩或沉细无力等症,辨证属气虚血瘀、脉络治疗组治疗前(Ⅱ=60)治疗后瘀阻证。对照组治疗前1.3方法2组患者均予甲钴胺注射液(0.5一lmg)静脉注(n=6

8、0)治疗后射,每天1次,再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30ml,冲管用,作为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常规治疗。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3讨论糖<10.0mmol/L。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DPN的发生一般是以高血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