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

ID:55126118

大小:145.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_第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_第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_第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_第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15.《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5 文具的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次”等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13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7个字。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全文共6个自然段,配有2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第1、2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这两个自然段都是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

2、富有节奏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3、4、5自然段运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妈妈的教导,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第6自然段写贝贝逐渐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课文叙事完整,结构清晰,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浅显的故事中。读好对话要作为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第3自然段出现了疑问句“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这是妈妈对贝贝说的话。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妈妈的神态,并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境读出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感受妈妈当时的心情。第4自然段中妈妈说的话也可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出妈妈耐心教育贝贝的语气。2.学情分

3、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你认识这些文具吗?能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吗?(课件出示文具图片)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文具的作用。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这些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可是这些小伙伴却总是被他们粗心的小主人弄丢(课件出示捡到的文具),它们很伤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自由发言引出

4、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为本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文学习(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圈画生字。2.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对照自读情况,相互交流通过自学认识的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认识13个生字和1个偏旁。可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如加减偏旁生字变熟字、形近字认字等方法。强调本课的生字大多可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认读。4.

5、学生自查学习情况。可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点名读等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其中在认读生字的过程中,可采用生字去拼音读,把生字送回课文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学习。5.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二)指导写字1.学生观察范字“文、次、找、平、办、让、包”,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字书写动画,教师提示书写要领,并在黑板上范写易错难写生字。提醒学生注意“包”的笔画和字形,记住它是半包围结构,掌握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3.学生书写,写完反馈点评。学生再书写,写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设

6、计意图]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读、教师点拨、检测等环节来进行识字教学。写字时,以教师范写、动画演示讲解、学生练写等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巩固练习1.描一描,写一写。办办文文找找包包2.组词开火车。新平些参考答案:1.略。2.新年新书新手清新平安平时平常平地这些那些一些哪些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读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并书写了生字。在识字过程中,同学们用上了加偏旁生字变熟字、形近字认字等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我们也初步懂得要爱护文具的道理。五、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7、2.检查书桌和书包,把文具送回家。[板书设计]文具的家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包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2.理清课文内容,理解“文具的家”的意义,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难点:理解“文具的家”的意义,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全文共6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8、第1、2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这两个自然段都是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3、4、5自然段运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妈妈的教导,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第6自然段写贝贝逐渐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课文叙事完整,结构清晰,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浅显的故事中。读好对话要作为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第3自然段出现了疑问句“你怎么天天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