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

ID:55133860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方案山西省永济市城北中学王涛课题名称父母的心科 目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我所教得是初一(110)班,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2岁左右,思想活跃,喜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且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都已基本具备,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的内容是关于父母之爱的话题,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父母的爱都已经熟视无睹,视为当然,不知感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他们的亲情教育.再有就是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本课内容比较简单的同时,学生不易概括出来,所以我采用小组讨论,再加以

2、适当的点拨,最后总结归纳.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会学生理解父母之爱.2.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关爱父母,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课文,利用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概括能力解决生字词和主旨2.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分析总结出浓浓爱心中隐含淡淡的哀愁的写作特色以及"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2.通过诵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和概括文章的主旨. 3.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分析总结,体会浓浓爱心中隐含淡淡的哀愁的写作特色以及"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课文,体会浓浓爱心中隐含淡淡的哀愁

3、的写作特色.2.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理解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特点;3.诵读法4.讨论和合作探究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父母的心》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页:1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了解一点学习概况。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话说:“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父母之爱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带着深深的记忆一起来欣赏一首歌。(出示课件《懂你》)这首歌的名字叫《懂你》,那么听完这首歌,同学们,你们知道歌词中的你指的是谁吗?(请同学们回答)4是啊,父母之爱是世界

4、上最无私,最真挚,最深沉的感情,它似乎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歌颂父母之爱的佳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出示课件文章的标题)2.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习目标)3.检查预习情况,解决生字词。(黑板展示)教学活动2页: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会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1.作者作品简介(出示课件)《父母的心》选自《_______》,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说家_。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名作是《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等。2.时代背

5、景介绍(出示课件)川端康成刚满2岁父亲即病故,3岁时母亲也离开人世,7岁时祖母病故,后来他被寄养在姨妈家,在他10岁时姐姐也因病死去,15岁时祖父又病逝。由于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因而特别渴望父爱母爱,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一倾向,《父母的心》以他惯有的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一个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的故事.教学活动3页:2抓住教学重点,训练概括能力,从中感受父母之爱 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学生速读,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然后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1)语言简明  (2)内容完整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书非常投入,请大家把你的内容概括写在学

6、案上,个别学生口述答案.依照要求请大家对刚才同学的回答作出点评。(学生点评)总结:由此,我们明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要说清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老师是这么概括的(出示课件:本文讲了一对父母因贫穷想送孩子最终没送出去的故事)4教学活动4页:3通过列表格形式,突破难点,在学习和感知中,进一步领会父母爱 四、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过渡语:同学们,刚才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我们或许会发现,文中的父母在送还是不送孩子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处于犹豫和矛盾之中,那么,他们的情感世界产生了哪些波澜呢?现在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

7、界,来体验一下父母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吧。(1)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出示课件)时间      决定             表情                原因        详略情况 当天傍晚   送长子  眼含热泪 难割难舍             贫穷          略 第二天早上 要回长子送次子      无精打采      接班人次序   略 第二天傍晚 要回次子送女儿      不好意思       和婆婆太像了 略 第三天上午 归还一百元要回女儿   痛苦          太小冷酷      祥老师明确: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

8、以感受到父母在送孩子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