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doc

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doc

ID:55156347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9

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1页
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钟山记》文言知识整理【通假字】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③扣而聆之   (“扣”通“叩”,叩击)【重要实词】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击鼓,动词)②微风鼓浪(振动,动词)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5.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2、(能够,助动词)6.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抓,动词)【重要虚词】 1.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语助词)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此、于之”,即“到那里”,兼词)④如乐作焉(相当于“于此、于之”,在那里,兼词)2.而 ①扣而聆之(表顺接) ②徐而察之(表修饰) ③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⑤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表假设)3.因 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而) ②因笑谓迈曰(于是)【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

3、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②微风鼓浪(名作动,振动) ③噌吰如钟鼓不绝(名作动,敲钟击鼓)(一)名词作状语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 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二)动词的使动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四)形容词作动词 ①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五)形容词作名词 ①不知其浅深 (浅深:深度 )【古今异义】1.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4、 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实际上。【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或曰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2、定语后置: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3.介词短语后置: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三)省略句: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四)被动句:

5、①闻人声亦惊起(五)固定搭配:①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