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认知变化对教育教学的启示.doc

青少年的认知变化对教育教学的启示.doc

ID:55157969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9

青少年的认知变化对教育教学的启示.doc_第1页
青少年的认知变化对教育教学的启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的认知变化对教育教学的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的认知变化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与儿童期相比,处于青少年期的个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上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个体获得了生育能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个体看待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尽管生理发展不可或缺,但是构成人类生命发展的精髓却是心理的发展。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处于“黄金时期”的青少年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方面不断发展,并且呈现出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明确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把握个体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

2、率,更好地促进个体身心素质的发展。一、可能性思维在思考可能性方面,青少年相对于儿童拥有更大的优势。青少年已经具备了思考现实背后可能性的能力,能够产生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和系统的解释,另外青少年的演绎推理能力逐渐发展,出现了假设思维能力(if-then思维)。利用这一方面的优势,我们可以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采取以下策略:(1)教师在教育教学应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剥夺学生思考、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2)开展精彩的主题班会,组织辩论活动,培养

3、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3)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积极的归因分析,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if-then”思维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正,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二、思考抽象概念与儿童相比,青少年更容易理解一些高级的逻辑抽象性观念或规则,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推理出一些抽象的规则。通过这些特点和规律,我们可以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采取以下策略:(1)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进行法律与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是非判断的能力。(2)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活进行初步规划,鼓励学生

4、多方面地了解各种职业性质,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教育。(3)平等、公正地对待任何一名学生,避免出现差别对待的现象。(4)多开展一些班级活动,使得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行角色定位,充分了解自己的同学,培养集体荣誉感。三、对思维的思维青少年期元认知能力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的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且具有了反思能力、自我意识和智慧化能力,对此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采取以下策略:(1)教给学生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经常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指导学生调节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2)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

5、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若学生遇到困难、无法自己解决时,应鼓励学生向他人请求帮助。(3)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熟,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因此不能像教育小学生一样去引导他们,应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交流,且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出现成人的不良行为。(4)开展活动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将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我认识的“自己”相结合,以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四、多维度思维青少年能够从多方面看待事物,能用更分化和复杂的词汇来描述自己,与他人形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此我们对青少年

6、的教育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避免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批评学生的方式要恰当。(2)多给学生探索假设性问题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界定结构不良问题的机会。例如,让学生写有自己观点的论文,然后和有反对观点的人交流,培养学生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青少年的相对主义儿童倾向于用绝对的术语来看待事物,青少年则倾向于相对地看待事物。对此我们可以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采取以下策略:(1)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的行为,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师应尽量减少观念

7、上的限制,在班级上形成一种自由探索的气氛。(2)如果学生对一些原则上的问题(比如是非判断)产生了怀疑,首先通过正确的渠道帮助学生消除怀疑,然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信念,避免学生出现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违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去教学,不但不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由于教材的偏深、偏难而引起的厌学、考试焦虑;由于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使个别学生学业成绩落后,并出现迷恋网络与游戏、抽烟喝酒等行为问题。因此,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