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第一课时.doc

《信客》第一课时.doc

ID:55261095

大小:4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8

《信客》第一课时.doc_第1页
《信客》第一课时.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信客》第一课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学科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课题信客备课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雷栗)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信客形象,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能力目标:了解信客的特殊职业及造就的特殊道德和品格。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唏嘘、诘问、焦灼、伎俩、颠沛、连声诺诺”等词语。⑵了解余秋雨和他的作品。⑶了解信客职业及其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现在写信吗

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再用笔和纸来写信了,改为发电子邮件,甚至通过QQ或其他一些手段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你可能想像不到,在过去,邮局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传递信物的。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余秋雨的《信客》,让我们在故事中去认识信客,去体会他们的苦涩人生,在他们的精神感染下,让我们共同进行一次人格的熏陶。二、作者介绍我们在走进《信客》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作者余秋雨:(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部分)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着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

3、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指名1-2名学生说一说课前搜集的有关余秋雨的资料。三、整体感知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⑴注音:唏嘘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连声诺诺嫉妒昏厥猝然⑵释义:猝然伎俩诘问焦灼颠沛连声诺诺潦倒2、下面我们就正式走进《信客》的世界。现在先请大家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教师播放媒体出示问题)(1)速读这篇课文后,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你对“信客”这一职业的初步印象?

4、我们还可以看出,信客,最注重的是什么?(从原文中找语句回答)明确:(苦、难、累、冤等。)(“信”。原文: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2)那么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又是什么呢?明确:(时间顺序:从业缘起从业生涯转行缘起转行之后。)3、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这种特殊的职业是相当苦、相当难、相当累、相当冤的,但,“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那么,这种特殊的职业苦、难、累、冤具体表现在哪儿?(重点研读:1-1

5、1、13、16-22节)明确: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1、学生完成注音与释义:唏嘘(xīxū)噩耗(èhào)呵斥(hēchì)诘问(jié)焦灼(zhuó)伎俩(jìliǎng)颠沛(diānpèi)吊唁(yàn)文绉绉(zhōu)连声诺诺(nuò)嫉妒(jídù)昏厥(jué)猝然(cù)猝然:突然,出乎意料。伎俩:不正当的手段。诘问:追问、责问。焦灼:非常着急。颠沛:贫困,受挫折。

6、连声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潦倒: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2、学生速读课文,思考问题。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读一读写一写》;2、完成《阳光课堂》基础梳理部分。课后反思通过字词的训练与积累,学生意识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学生自主预习后面课文的目标性奠定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