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

ID:55326246

大小:928.51 KB

页数:174页

时间:2020-05-10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下语文1-8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者:邓礼婧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提示:本单元都是展示地域风情的名家美文,以写景为主的课文。那柔情似水的《故乡的“水墨画”》让学生走进故乡那涨满菱角的池塘,观看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的嬉戏,去采撷刚出水的、鲜嫩的、清甜的菱角。那洋溢欢声笑语的《海滨仲夏夜》让学生欣赏“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以及苍穹中那“一串流动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的美景。而热情奔放的《草原即景》,像寂静的、广袤无边的大海,而风呼啸时

2、,又像奔腾的千军万马,动与静的草原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还有那弥散淳朴民风的《吐鲁番的葡萄沟》等,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华夏大地自然的美,让学生与作者一道去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让学生的心与优美的文字一起飞扬。单元教学重点1、体会借代作用及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积累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训练有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力。2、交流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浏览利用课余到书本里、网络上……找一找欣赏更多的写景名篇如《桂林山水》《林海》等制成读书卡片进行交流。3、写一件亲身经历的趣事。二、单元课时安排1故乡的“水墨画”

3、……………………………………………2课时2海滨仲夏夜……………………………………………………2课时3草原即景………………………………………………………1课时4吐鲁番的葡萄沟………………………………………………1课时积累与运用(一)………………………………………………4课时174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

4、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乐以配乐朗诵,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教学时间  1~2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3分钟)  1.有谁吃过菱角吗?能说说你的感觉吗?菱角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江南的水乡。  2.板书课题,齐读。  3.

5、对课题质疑。   教师可选能突出主题的问题简单板书。  4.课文会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粗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8分钟)  1.初读课文。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课件等),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174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

6、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  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水墨画”之美(15分钟)  1.引读第1段。   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相机板书:散漫)  “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

7、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美)  2.品读2~4段。  (1)自由品读,探究“水墨画”的美。  (2)小组合作学习。   ①交流探究所得。   ②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3)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用“”勾画出来。    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   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    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

8、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    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