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pdf

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pdf

ID:55403516

大小:209.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5

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pdf_第1页
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pdf_第2页
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期北方交通·69·曲线连续梁桥在不同支撑条件下内力和支反力对比分析王越,祝强2(1.本溪市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办公室,本溪117000;2.盘锦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盘锦124010)摘要:针对曲线连续梁桥弯扭耦合的结构受力特点,结合本溪市北地跨线跨河桥B匝道工程设计,分别建立全抗扭支撑、中间点铰支撑、抗扭与点铰支撑交替布置三种不同支撑条件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并比较分析三种模型在恒栽、活载作用下主粱截面内力及各支反力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全抗扭支撑,主梁结构的内力及支反力较为合理。关键词:曲

2、线梁桥;抗扭支撑;内力;支反力中图分类号:U44.2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6052(2010)05—0o69—031前言曲线连续梁桥的支撑方式应根据曲率半径的大与直线梁桥相比,曲线梁桥受力比较复杂。在小及上下部结构的总体布置而定,一般可分为全抗发生竖向弯曲时,由于曲线的影响,即使在自重作用扭支撑、中间点铰支撑和抗扭与点铰支撑交替使用下,桥梁结构也会产生扭矩,即产生“弯一扭”耦合3种形式(图1)。作用。相同跨径下,不同的支撑条件(支座布置)将本文针对本溪市北地跨线跨河桥B匝道曲线对曲

3、线梁桥的内力和支反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连续箱梁桥,通过空间有限元计算,研究其在不同支扭矩过大,会造成上部结构和支座设计的困难。撑条件下主梁内力及支反力的变化特点。(a)全抗扭支撑(b)抗扭和点铰支撑交替布置(c)中间点铰支撑图1曲线连续梁桥的支撑布置形式2工程概况1,2梁端截面。1,2跨中截面本溪市北地跨线跨河桥位于市中tk,区域,是横贯城市南北的主干道。在太子河南岸跨过滨河南路时,修建单向匝道连接主桥和滨河南路。其中B匝道为两联4X20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平面线fj形为缓和曲线一圆曲线一缓

4、和曲线。主梁截面采用477单箱双室,梁高1.6m,梁宽9m(图2)。匝道下部结构采用矩形单柱墩。图2箱梁截面图(单位:era)联共计160个单元,节点数根据支座设置的不同而本文取第1联(0#~4#桥墩)进行分析。设计变化。0#~4#桥墩处对应的节点号分别为O、40、时边墩及中墩处的主梁支撑形式均采用抗扭双支座,如图1(a),其中边墩设置两个GJZF4支座,间距80、120及160(图3)。5m;中墩设置两个GJZ支座,间距2m。为考虑不同支撑条件,依据图1所列三种支座3有限元计算模型布置形式,分别

5、建立三种计算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1:全抗扭支撑,为实际设计方案。O}}及4#有限元分析模型。曲线梁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整边墩分别设置两个GJZF4支座,间距5m;其余中墩·7O·北方交通201O各设置两个GJz支座,间距2m。一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2:抗扭与点铰支撑交替布置。0#及4#边墩分别设置两个GJzF4支座,间距5m;1#和3#中墩一__H各设置一个GJz支座;2#中墩设置两个GJz支座,,A.‘⋯●吾。间距2m。遥~.、‘模型3:中问点铰支撑

6、。边墩分别设置两个静#、】.:—__.GJZF4支座,间距5m;中墩各设置一个Gjz支座。1H_。●‘⋯、.’-_、上述三种计算模型的跨径、主梁截面等均相同,——,-●●-—_●_●⋯_仅支撑条件不一样,且支座设置均不考虑偏心。●桥墩号图5恒载剪力图一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菖吾j型嗣图3曲线连续箱梁有限元fl-;g模型4结构计算与结果分析4.1恒载内力分析图6恒载扭矩图根据前述三种模型,计算恒载作用下主梁的弯kN.nl、686.0kN.m及619.7kN.m,最大相对差值矩、剪力和扭矩,结果分别

7、如图4、图5、图6所示。为10.70%;在3#、4#墩跨间扭矩最大点处,最大相一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对差值达63.68%。;il}ll4.2活载扭矩分析l{』f^由前述分析可知,不同支撑条件对主梁扭矩的专f

8、{I

9、。影响较大。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对于活载,本文重点吾l/l

10、

11、I1对比分析扭矩的变化情况。活载考虑汽车荷载(车趔道)及其偏载、温度荷载(均匀升、降温及温度梯度)钟I../:;#\”及支座不均匀沉降(最大0.5era)。三种计算模型⋯一的活载扭矩包络图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模型1的扭矩

12、最小,模型3的扭矩最大。其中模型3梁端扭矩约为模型1梁端扭矩的图4恒载弯矩图由图4可知,三种模型边跨主梁的跨中最大弯一倍。对模型3,由于设置单支座,在弯扭耦合作用矩分别为5531.9kN.m、5583.2kN.m和5548.6kN.及活载偏心作用下,扭矩大部分传递到相邻孑L,所有m,最大相对差值为0.93%;1撑墩(3墩)支点负弯中间孔的扭矩最终累积到梁端的抗扭支撑上。同矩分别为7760.1kN.m、7469.2kN.m和7554.2理,可以看出,由于模型2在2#墩设置抗扭双支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