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

ID:55419016

大小: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2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_第1页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_第2页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_第3页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_第4页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冯艳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鹿和狼的故事》说课设计老师们,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那时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谁也想不到,温顺美丽善良的鹿竟然成为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这篇课文安排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教材的要求,把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三个方面:一是感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

2、在学习课文时把握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这方面的文章,比如《蛇与庄稼》、《》等,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了解,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对一些枯燥的深刻道理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也就是本单元主题的第二个方面“在学习课文时把握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关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我觉得重在学生的自悟和内化,渗透在阅读中去体会,学生能体会多少是多少,不做拔高要

3、求。为了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流程设计了激趣导入、细读文本、逐层深入、建立网络等四个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及做法: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一个国家执行一个名为“引狼入室”的政策,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我会留一点时间让孩子们小声的去猜测,去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会让孩子们不解,怀疑,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会带着脑海里所有的问题到文章中去一探究竟,解答疑问。二、以本为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思想内容,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道理。本篇文章分为两部分,1至6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叙了一个故事,7至9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揭示了一些道理。第二部分的道理比较深奥、枯燥。怎样

4、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并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呢?怎样才能让深奥的道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化难为易呢?在故事部分做文章,通过对故事的细细体会、感受,让学生自然地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故事与道理浑然一体,深刻的道理就蕴涵在浅显的故事中。故事部分品读到位了,道理自然也就懂得了。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花较多的时间重点品读故事部分的一些片段、语句。首先我会让学生在故事部分中找出让他们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谈谈他们的看法和体会。如:“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感受狼的无可奈何和猎人的冷酷无情;“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

5、鹿在苟延残喘”这个句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鹿的命运和整个大自然的命运,从而认识到罗斯福总统决定的严重错误,意识到别的生物的生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样既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注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这一特点。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有两处描写森林的语段,“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和“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前一

6、句再现了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与后句破坏后的环境形成对比,感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两个语段存在着强烈的对比的,由此感受到森林在狼死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中道理不需要分析,不需要讲解,更不需要灌输,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是水到渠成。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搭建一个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让学生有多个层面的收获;努力做到有整体的把握,有清晰的脉络,也有细节的精彩。一篇较长的文章如何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呢?我认为鹿群数量变化的后面隐藏着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一主题,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目标,这一组数字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一

7、条线。所以,我作了如下设计:①将表示鹿群数量变化的数词找出来;②4000只鹿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③为什么鹿的数量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只?④后来鹿怎么又只剩下不到8000只了呢?⑤老师深情描述:4000——10万——8000,不仅仅数字在变化,还有很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狼死了!林毁了!本想保护的鹿也挣扎在死亡线上!(课件出现)为什么?为什么美丽和谐的自然会变成这样?你想说点什么吗?这几个数字像一条线将一粒粒珍珠,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