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

ID:5542881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7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_第1页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_第2页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_第3页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_第4页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第9课《猫的故事》教案第9《猫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一)细读,感受作者对“动物”母爱的赞美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之情。(二)通过分析关键词,把握关键情节,提高对叙事性作品的复述能力。(三)品味运用大量的言色彩浓重的词汇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一)对“动物”母爱的赞美和对动物生命的珍视之情。(二)对叙事性作品的复述能力。教学难点:言色彩浓重的词汇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媒体准备:投影的字资料。教学时数:两时。预习要求:(一)通读全,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二)朗读全,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三)在自己感悟较深的地方,写上评注。(四)“阅读练习•

2、探究”一。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导入示例生命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不管是人的生命,还是动物的生命,都是一样。热爱生命,关注生命,歌颂生命,珍视生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思自己行为而发出的真诚呼唤。今天我们学习当代著名现代散家、学者梁实秋写的《猫的故事》。(二)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祖籍河北沙河,寄籍浙江杭县,后落籍北京。191年秋,入清华学校,开始清华八年的学习生活。1923年赴美,插入科罗拉多大学英系四年级,1924年秋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学。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1949年6月,抵达台湾,长期

3、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梁实秋从1927年开始以“秋郎”的笔名在上海《时事新报•青光》副刊写作杂感小品,直至1987年病逝绝笔,前后六十年,出版有散集《骂人的艺术》、《雅舍小品》、《雅舍散》等20余种。他的散以理节情,化俗为雅,趣味醇正,蕴涵淡远,熔性情、经验、学识于一炉,集雅人、达士、学者散为一体,卓然独立,成为继周作人之后闲适派散大家。(三)检测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饽饽(bō•b)值更(gēng)梆(bāng)子万籁(lài)俱寂嗥(há)如诟(gòu)如詈(lì)跳踉(liáng)窗棂(líng)鼐(nài)殚(dān)智竭力赫(hè)然缓颊(iá)膺(ī

4、ng)惩猱(ná)升夤(ín)夜2词语解释。【如怨如诉】形容乐器声、风声等好象在埋怨或诉说。中用形容猫的叫声。【一之已甚岂可再乎】(错误、干扰等)有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怎么还可以有第二次呢?【凌乱不堪】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不堪,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贯通】(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势必】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奄(ǎn)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息。【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开释】释放(被拘禁的人)。【高枕而眠】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形容麻痹大

5、意,盲目乐观。也比喻思想上解除武装,放松警惕。也作“高枕无忧”。【光临寒舍】谦敬之辞,用于称他人到自己家里时。光临,敬辞,称宾客到;寒舍,谦辞,称自己的住所。(四)学生交流评注,教师作出评价和示范。(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对学生的所写的评价要求不能过高。)教师示范:(1)故事的结局是“一夜功夫”瘦猫把四只小猫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破窗入户是母爱力量的驱使,“叼离书房”同样是母爱力量的推动。母爱的天性使这只瘦猫表现出一种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精神。(2)瘦猫给“出生不久”、“眼睛还没有睁开”的四只小猫喂奶,使作者联想到“妇人生产”,视之为“喜事临门”,顿时“原的一腔怒

6、火消去了不少”,进而对这只瘦猫予以了由衷而高度的赞颂——“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赞颂中点明了题旨。作品这种由“抑”到“扬”的情感描写。(五)阅读全篇,整体感知,集中注意力,在3分钟内默读完全,然后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看谁遗漏的关键情节最少,保留的重要词语最多。(复述能力的培养是七年级四大能力培养目标之一。它的形成在于平常学习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反复实践。默读形式是完成此能力的保证。此项活动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原复述的能力,为了使复述变得小型多样,机动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可指导学生选取片段,或有重点的复述。如教师可要求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条理的复述

7、。这不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而且也突出了说的训练,促进学生把消极的词汇变成自己的积极词汇。)学生复述,明确:(投影或板书。复述时应找出“我”对猫的感情变化过程的语句和词语。)“我”对猫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过程:——起初,感到“搅得一家不安”;(厌恶)——接着“有些不耐烦”;——终于“按捺不住”;(憎恨)——再接着“看到被吊的奄奄一息的猫”并“为她缓颊”、“稍予膺惩”;(同情)——过后“准备高枕而眠”,打了一个冷战”并“决心用重典”;(痛恨)——最后发现了四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